• 5

手震? 以後不會有了....


alan8262 wrote:
我有一個朋友是搞影像...(恕刪)


FCP的smoothcam就是明例阿....
從來沒人說不用注意拍照時該注意的事項。
現在是只要是攝影師就不可以拍出手震的照片是吧?

哪位專業攝影師出來說說看,他一輩子永遠都不會有機會拍出像是範例的照片?

重點是看事情的方向...
如果今天不慎拍出這樣類似的照片,以目前的現行市場上的技術來說,是很難有機會救回來的...
軟體設計師努力的將這種狀況想盡辦法改回來,
結果,還是有一堆人會在背後說,

對拉... 你們就永遠用後製拉... 反正我是崇尚無後製的觀念啦... 用後製都是嫩咖啦... 今天一張手震可以用拉那天你拍的一千張手震看你怎麼辦拉.....

會不會太天真還是太酸葡萄心態了?

軟體後製是要給你方便,給你創造力,給你各式各樣不同的可能。
不是讓你用來給自己可以拍出爛照片的藉口。
拍照該注意的事,就是該注意。並非一句用後製可以解決就不用注意。

不過狀況百百種,真的以為父母拍小孩的時候曝光都可以抓的完美?
RAW檔的出現,不就是讓你有更多的機會可以拍出有創意的照片?

我要說的重點是:
科技在進步,有能力的人可以跟著科技進步的腳步來增強自己。
沒能力的人,只會在那邊指責科技的不是,以及科技有可能造成的錯誤現象。
當大家都是跟著科技的進步來增強自己的時候,就不會有科技造成的錯誤現象.....

PS 無罪 ... 有罪的是那些不肯事先學好拍照技巧的人
改震動到的糊照片無罪... 有罪的是那些花了大錢買好鏡頭卻無用武之地然後在那邊無端放矢,模糊焦點的人....

等到上市後,依然感謝軟體工程師的努力... 讓我可以還原我的小朋友在陰天的樹蔭下跑來跑去,卻來不及將相機的快門調到250以上光圈開到1.4還需要調高一點點ISO 的手震照片....
bobo0936 wrote:
我看那些有IS的鏡頭廠商可以不用賣了
以後買鏡頭都不需要買有IS的

請注意看一下連結中的內容吧

Strong edges in an image help the technology estimate the type of blur. The image below shows the same algorithm run on the image above without the benefit of strong edges. You see that it fails in this case.

這種軟體修正一定不會各種狀況都可以修正
就算可以修正也是軟體運算模擬出來的結果
跟真實的還是有差距的
不可否認有這個軟體修正真的很好
這位RD真是強者
但要說IS不用賣了
可就言過其實囉
太厲害了
超級佩服
希望能早日看見它上市
pheadxp wrote:
廢話真的不想多說直接...(恕刪)

pheadxp wrote:
廢話真的不想多說直接...(恕刪)

fatpig06 wrote:
請別把事後補救,當作...(恕刪)


您的話大部分我都認同~~

不過如果一個專業的攝影師要交件 手震的照片多成這樣

我實在也不敢想像他有多專業~~
各位 其實你們都會錯意思了!!!!!

這項新技術,是把清晰的照片 模擬手震變模糊!
右邊照片是原本的圖,左邊照片是模擬手震後的圖!

就說你們英文要好好學吧!
目前CS5就有鏡頭校正的特效了
手震修正也有
只是效果不理想


這張是原檔


這張是修正過的

有比較好
但還是不及格
這還是我自己手動調整的
一張一張調整是會出人命的
我相信ADOBE應該能做到自動修正
然後用自動批次檔來處理
幾萬張也不用怕阿~~~~~
這東西實用化的話很好阿

科技進步是很快的

也許有一天相機可以內建這種軟體

對一般使用者而言一定很便利吧....



把照片後製清楚和攝影的專業又沒有衝突

難道把照片拍清楚就叫專業的攝影師?

一張好照片要的不只是清楚吧?

小葉叔叔 wrote:
目前CS5就有鏡頭校...(恕刪)


實際上這個新演算法的核心是抓取對比明顯物體手震造成的軌跡,以此軌跡進行補償吧~

但是這樣的漏洞就在於如果有其他雜訊或是不明顯的物體邊緣就會讓演算法混淆
而且這個演算法的預設條件是手震的方向必須完全由上下左右組成的橫向移動
轉動或前後移動並不能以universal一個軌跡進行全畫面的補償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