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080310] 數位相機及色彩管理輸出心得

小笨賢 wrote:
螢幕校色器比較便宜!...(恕刪)


老兄. 我的心得. 是我的實戰經驗
不是我隨便掰的
一定要有實際成品出來. 確定可行. 我才會記述並發表出來.

我的目的. 是要輸出照片. 要輸出與所見一致
我不是來賽豬公比配備的
我甚至也告訴你. 我的裝備有多陽春.
一定要買整套solution才能搞嗎? 只要真的去搞懂它. 自然可以找尋可接受的替代方案

你說得的那些東西. EIZO+pro校色器(哪一台?) 你知道那些東西是幹麻的嗎?
你叫我買色票表示你不懂profile在幹麻.
你也不知道我的印表機是哪一台.
你的搞法是土法煉鋼. 不是色彩管理
人眼較色不是不可能. 類比時代也是這樣搞的
但那最多也只能保證你這台螢幕配你的印表機ok. 沒辦法跨平台跨裝置.

如果你都不了解. 請你不要以訛傳訛.
文包 wrote:
老兄. 我的心得. ...(恕刪)

色票~~~
是輸出的一個標準!!
螢幕準了..再來求輸出, 假如要剔除螢幕所見, 輸出色票是一個方法!! P牌色票的pro螢幕校色器!! P牌顏色讀取器.....你自己找吧!!
色彩管理~~ 呵呵!! 說真好聽呀!! 不知道要怎麼管喔!! 怎麼跨平台喔!!
....換一個噴墨頭之後!! 顏色還是一樣嗎??
........要準.要美..都是錢!!


既然你這麼認為, 偶的方法不好, 算我雞婆!!
.......OK...忘記偶吧!!
.... 你慢慢玩囉!!
PS: 偶前文自動洗掉好了, 既然你說以訛傳訛了!!
Wesley Hsu wrote:
建議你將圖檔轉成CMYK再試試看

因為噴墨印表機是減法混色,而不是螢幕的加法混色

因為你用Photoshop作色彩管理,列印RGB檔,印表機會做一次RGB轉CMYK的動作,這個動作容易造成不可預期的結果,這個動作應該在事前就解決掉


恕我直言~
如果沒有用rip,民用的印表機基本上都是吃RGB訊號的.
就算轉到CMYK再送去給印表機,送到Driver之前還是會轉回RGB.
然後在Driver內部或者機器上再轉成CMYK(這時候的CMYK才是真正對應到墨水的CMYK),
因為Driver只吃RGB.
所以先轉CMYK其實意義是不大的.

當然,搭配了rip之後就不一樣了.
小笨賢 wrote:
色票~~~
是輸出的一個標準!!
螢幕準了..再來求輸出, 假如要剔除螢幕所見, 輸出色票是一個方法!! P牌色票的pro螢幕校色器!! P牌顏色讀取器.....你自己找吧!!
色彩管理~~ 呵呵!! 說真好聽呀!! 不知道要怎麼管喔!! 怎麼跨平台喔!!
....換一個噴墨頭之後!! 顏色還是一樣嗎??
........要準.要美..都是錢!!


利用色票對色跟利用PCS的色彩管理流程,兩者其實是互相兼容的.
只是在色彩管理上的用意不同.

色票是一個很好的溝通標準.色票做到對色,"大部分"的顏色的確不遠矣.
難的是,我們在調教螢幕的時候,是否能夠兼顧所有的色票,讓其顏色都能夠正確?!
畢竟顯示設備或者印表機,很多特性都不是線性,這時候就需要抓一個trade-off,讓兩端的顏色都不要差太多.

這時候利用PCS,他可以非線性的調整你的設備的特性.等於可以兼顧一個設備不同區域所有的特性.

文包兄的方法,可以省去購買分光光譜儀及軟體的錢,直接利用Ilford所產生的ICC Profile,實際上應該不會太差.
畢竟輸出端用的校色器,至少是兩萬up,如果要方便快速一點,十來萬跑不掉(EyeOne io).
現在以相對低很多的價錢,如果可以達到50%的準確度就好了,那cp值可是非常的高喔:)
小笨賢 wrote:
色彩管理~~ 呵呵!! 說真好聽呀!! 不知道要怎麼管喔!! 怎麼跨平台喔!!


我的這篇心得就在說這件事. 請先看完別人的文章再回文.

回別人的文. 卻不甩別人寫什麼. 自顧自的講自己的東西.
是不禮貌的事
更何況別人不接受的時候. 你還用嘲笑的態度回應. 真令人無言....

如果你那麼覺得你的東西才是ok的. 你可以另外起一串來發表你對色彩管理的心得.
再舉個例簡單解釋一下有色彩管理. 和沒色彩管理的狀況

用photoshop CS2開一張....我很久以前還在玩同人誌時自己畫的CG

那個時候自然沒有什麼色彩管理. 掃描器掃了鉛筆線進去. painter/photoshop 打開. 直接就拿數位板上了
比較熟練的人甚至painter直接new一個新檔就開始畫了.

ps.六七年前. 沒有色彩管理和校色器. 螢幕又是D-sub類比訊號. 所以螢幕上的色彩有一部分會決定在顯示卡
當時公認色彩最漂亮之一的廠牌. 就是matrox. 我那時的顯示卡也是matrox G200.
後來換成G450. 一直用到去年才換掉
當然現在一來都是dvi, 二來就算D-sub接螢幕. 也有校色器了. 所以顯示卡就沒差了



edit > assign profile.

assign給這張檔案一個profile. 若要維持原本色彩的話. 就選sRGB即可

assign profile給這張影像以後. 這張影像便等於有了Lab色域的色彩數值.

sRGB本來就是電腦顯示的色彩規格
沒說是什麼的RGB的話. 電腦都當成sRGB來看.
所以以前沒有profile時代的數位影像其實都是sRGB



photoshop 是有支援色彩管理的應用軟體
在photoshop 裡所見到的色彩. 都是經過轉換以後. 對應到螢幕RGB上.
原本影像的Lab色彩數值. 只要不變. 螢幕上所見就不會改變

但. 如果assing其他profile給同一個影像. 就等於改變了它的Lab色彩數值
所以photoshop 上顯示的色彩馬上就會改變


隨便找幾個來舉例一下
assign profile為Adobe RGB



assign profile為Apple RGB



assign profile為CIE RGB



assign了sRGB profile給這張影像以後. 這張影像便有了Lab色彩數值
以此
我們可以透過轉換profile來轉換色彩
而保持真實色彩(Lab色彩數值)不變

edit > convert to profile

先轉成CMYK



原本影像的色彩不變
但是channel這端. 已經變成CMYK四個channel了



但. 把這張影像另存新檔起來. 用沒有色彩管理的應用軟體來開啟. 就不是這樣嚕

沒有色彩管理的軟體. 就只管RGB數值多少就多少
不管profile. 也沒有色彩轉換

右邊是ACDsee顯示剛剛那張profile轉成CMYK的原影像
與photoshop 中的原影像比對
色彩很明顯不同



右邊是ACDsee顯示. profile轉換成Adobe RGB的原影像
與photoshop 中的原影像比對
色彩也不同



右邊是ACDsee顯示. profile轉換成sRGB的原影像
兩者就相同了



所以這是為什麼網路上放圖. profile要指定成sRGB的原因了.
因為大多數軟體包含瀏覽器在內是沒有支援色彩管理的.

因為總不可能每一套有秀到圖的軟體. 都自己寫一套色彩轉換引擎吧....

所以理想上. 色彩管理應該要在作業系統層級裡提供.
才能讓所有能秀圖的應用軟體. 透過作業系統提供的資源. 作正確的色彩轉換

目前有這樣做的. 有MacOS. 還有windowsVista
MacOS 是很早就這麼作了. 其色彩管理系統colorsync在1993年便發表.
我有一些經驗,與你分享純討論
1.我用不同軟體開啟相片,顏色都會不一樣,即使你有顯示卡的icc,可是你忽略掉這icc在銀幕的呈現是正確的嗎?
2.所以必須用儀器來矯正,除了它來矯正螢幕之外,最重要的是它會產生icc來顯示你現在的所見螢幕的顏色...
3.這時你就可以來使用它來跟你的輸出設備來矯正出你要的顏色,.....這時你必須用映表機映出729色的色卡
來校色,如果有儀器來教的話....它會一個產生映表機的icc.....這時你才可以作顏色管理.....參考一下...
skyforce wrote:
如果沒有用rip,民用的印表機基本上都是吃RGB訊號的.


感謝skyforce的指正

因為看到印表機型號3850是A2個尺寸,以為這個等級應該會有CMYK作業模式

查了資料好像沒有,如果不用RIP,就很難管理顏色了
joseph tseng wrote:
我有一些經驗,與你分享純討論
1.我用不同軟體開啟相片,顏色都會不一樣,即使你有顯示卡的icc,可是你忽略掉這icc在銀幕的呈現是正確的嗎?
2.所以必須用儀器來矯正,除了它來矯正螢幕之外,最重要的是它會產生icc來顯示你現在的所見螢幕的顏色...
3.這時你就可以來使用它來跟你的輸出設備來矯正出你要的顏色,.....這時你必須用映表機映出729色的色卡
來校色,如果有儀器來教的話....它會一個產生映表機的icc.....這時你才可以作顏色管理.....參考一下...


螢幕方面. 我不是用顯示卡或是螢幕廠商的profile.
而是用校色器. 調整校準螢幕後. 所製作的profile
這個profile每過一段時間都要作一次

作印表機profile的機器不便宜.
而印表機本身是一種相當穩定的裝置.
所以只要我配合原廠墨水. 原廠機種. 以及特定用紙的話. 直接使用官方所提供的profile就可以得到不錯的結果.

如果要求大家去買printfix pro. 甚至eyeone IO一類的設備. 是有點強人所難.
印表機並不是需要常常校正的裝置
除非經常換墨水和用紙. 不然業餘玩家也沒有大量的需求需要買這樣的機器.


而使用原廠profile是很容易就可以作到的. 不必花錢.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輕易作到.
其代價只是你要用原廠墨水而已

但若我是畫質取向的話. 除了原廠墨水. 我也不考慮其他方案.

小笨賢 wrote:
色票~~~
是輸出的一個標準!!
螢幕準了..再來求輸出, 假如要剔除螢幕所見, 輸出色票是一個方法!! P牌色票的pro螢幕校色器!! P牌顏色讀取器.....你自己找吧!!
色彩管理~~ 呵呵!! 說真好聽呀!! 不知道要怎麼管喔!! 怎麼跨平台喔!!



覺得您比較偏向Art或是Designer的實戰經驗作法,這是小弟在廣告公司當了三年的IT經驗來判斷,當然不一定符合現況。
這是在數位色彩管理還沒有卓然成家之前的思考方式,不能說您的說法有誤,但您也不需要排斥新的思考方式。

以色票為輸出標準是不得己的作法,畢竟以往專用的螢幕校色儀不是很更便宜的狀況下,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完之後直接列印,再比對色票上的顏色差異由Art的個人經驗來校正自己檔色的色偏。
這是沒有設備,沒有色彩管理時的最佳辦法,但是卻有幾個思考盲點:
1. 依據Art"個人"經驗,也就是說不同人對色彩的演繹不同,校正的程度就不同!以往我常見的就是Designer修正完的圖檔,到了Art Director的機器上再修圖時又再調整一次顏色。
2. 圖檔中沒有嵌入ICC Profile指定色域,在公司的機器列印時可能Art覺得顏色是準的,但是拿去打樣時顏色又跑了,Art還是要用"色票"來再次校正,所以單單就顏色的溝通上就花費了不少時間。

文包兄的作法則是朝向所有圖檔皆嵌入ICC Profile來指定與標準色域的轉換,再透過不同輸出機(包含螢幕)的ICC Profile呈現出來。
這樣作法的好處就在於避免"人"的因素來干擾色彩的管理。
當然輸出廠商目前有這個觀念的還不多,所以真正在商業應用上仍有相當的困難,不過我覺得是個值得努力的方向。

個人淺見,供您做個參考。
非必取而不出眾,非全勝而不交兵,緣是萬舉萬當,一戰而定!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