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jen wrote:
印象中RAW檔的大小並不是固定的,是有一個基準,但也依拍攝內容會有所增減。
還是我記錯了!?
你沒記錯,大多數的廠商的RAW都是有一定的壓縮法去壓縮,所以檔案大小不會固定
而如果是“真・無壓縮”的RAW,那每一張的紀錄儲存大小會完全一樣
nckuhank wrote:
6,000*4,000*14bits/8=42,000,000 bytes=42MB,但是實際上機輸出的RAW檔大小大約是49MB
請教先進,我有什麼地方是思考不正確的?
還是有我沒發現的呢?
因為感光元件上的記錄像素不是剛好 6000x4000 而是比這個稍大一些
邊緣多出的部分我猜是為了讓畫面邊緣的顏色演算比較完整而多出的,畢竟是馬賽克感光元件
http://www.sony.jp/ichigan/products/ILCE-7M2/spec.html
総画素数 約2470万画素
nckuhank wrote:
請各位替我解惑。
我所使用的相機資訊:
型號:Sony A7M2
解晰度:2400萬(6000*4000)
RAW輸出:14 bits
當我將影像品質設定為"未壓縮RAW"時,我發現相機所輸出的檔案大小與我想的不同,描述如下
我認為的檔案大小計算方式為:
6,000*4,000*14bits/8=42,000,000 bytes=42MB,但是實際上機輸出的RAW檔大小大約是49MB
請教先進,我有什麼地方是思考不正確的?
還是有我沒發現的呢?
完全不壓縮來說,RAW的固定資料基本上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大小基本上都不太會變動,這樣寫程式也比較好處理與快速,不用到處判斷是否結束了。當然也是可以改成不定長度,例如儲存使用者輸入的資料等等,長度可能就是變動的。兩者基本上差異也不會太多,差到超過1MiBytes應該不太可能。
內嵌JPEG的大小是主要的因素,它的大小跟畫面的細節有直接的關係,所以畫面越多線條、雜訊等訊號,就會讓RAW變大。像是泥坑的NEF(RAW)檔,有軟體可以將內嵌JPEG檔擷取出來,就可以發現這些檔案大小各自不同。
如果要控制畫面細節對JPEG的影響,可以將鏡頭蓋起來、相機放到全黑的箱子裡拍照,相機設定為最低ISO、手動對焦、用字拍或快門線觸發快門,這樣RAW的大小應該就會很接近一個最小值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