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麻煩各位前輩幫小弟將圖片去背

所以不過是一個去背嗎
用探討或幫忙的方式都OK
但用自己的方式去否定別人真的不太好 (其實我是第三人,如果是當事人應該也會)
(雖然你講中高階, 個人也不以為然, 應該一堂課就會了吧(我教小孩還跟GIF動畫合併成一堂課咧並寫HTML輸出!三樣都是第一次教.)? 但是這是你的經驗就無所謂了.)
您的說法大概就是這樣

其實我是故意再多PO一個圖打圓場
大家也不要太認真

俺PS, 大概用過4版(回家看書ps Bible 是2.5.1, 藺德編著 定價1500), 當時windows還在吃奶嘴呢, PS剛由MAC過來的,
不過是工具嗎, 熟練雖可以吃飯, 但又不是自己寫的或獨創的, 哈!
數值演算比較有趣啦!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我也來試試看~搞了我快二十分鐘,累死啦


今夜很無聊~嘗試看看囉,挺麻煩的
都已經弄成3D, 再來無聊跳tone一下...修圖同時順便也研究了一些

1.去背只要一個套索就萬事皆通, 差別在時效, 純手工罷了, 若不是修圖團無聊, 這種事本來就是要自己弄, 或靠關係或花錢處理...
2.Mobile01 之透明Gif,透明PNG(應該是不管透不透明都一樣), 不會自行多加資料, 看來只有 JPEG 模組.
3.看著spoke/rim, 其實一直在研究 24H 是那種編法? 是最單純強度最夠的編法,熊熊看還以為是非對稱編法.

用自己寫的程式, 進行更無聊的...


直接拿來接原車會怎樣?

如果100條會怎樣?


1000條呢?

氣嘴沒得塞...
(氣嘴必須在關鍵的六個位置, 但原圖好像氣嘴不見了, 不知是特殊設計還怎樣?)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我從來不用魔術棒....
為啥??
因為PS明明就提供了一個跟魔術棒一模一樣的工具
然後可以出來一個更優秀的選取範圍的指令...
那就是魔術棒2.0

魔術棒做的到的 他都可以..
魔術棒最令人詬病的.. 他都沒有...
即時更改容許值<===魔術棒不行 他可以
即時預覽選取範圍<===魔術棒不行 他可以

魔術棒是一種on and off的工具...
很多時候選取不是on and off...
如果你去費力的選取車輪中間的黑色...
那是辛苦你了...

我利用魔術棒2.0 可以在10秒鐘內選好車框內部的部分
而且...

邊緣不會有鋸齒....
用魔術棒的人永遠都脫離不了鋸齒....
永遠永遠...
因為魔術棒的選取原理就是on and off....
雖然可以用refine edge 修正...
不過明明就可以一步登天...
為啥要脫褲放屁?

至於魔術棒的功能...
經過筆者多年的試驗
只有再一個時候可以用
就是容許值調成0 去檢視我的遮色片乾不乾淨的時候
其餘時候 一無是處...

有疑問可以到我的部落格看一下...
別再用魔術棒了...
那是垃圾...

http://www.kakadong.com

不過... 當然.. 用套索可以選出想要的範圍...
這樣的差別也就是...
台北到台南要怎樣去??
有人選高鐵..
有人用走的一樣....

pheadxp wrote:
我從來不用魔術棒.....(恕刪)

講那麼多!
要不要直接試一下,輪子就好。

bky1000 wrote:
我也來試試看~搞了我快二十分鐘,累死啦

才 20 分鐘, 你就喊累...

修圖愛卡有毅力咧...

來看看 濾鏡 OnOne Mask Pro v4 教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g9B6EysmTA

pheadxp wrote:
我從來不用魔術棒.....(恕刪)
我利用魔術棒2.0 可以在10秒鐘內選好車框內部的部分
而且...


打那麼多字應該也超過10秒吧?


chung0822 wrote:
講那麼多!
要不要直接試一下,輪子就好。

+1

我不開引擎汽車, 我開柴油車, 不曉得是不是類似的意思?
其實對此軟體不熟, 但數值方法就有意思了,(如果有錯請指正)
人家幫你作好工具, 程式階段還是一個演算法,
可能是多個步驟產生的,
個人的想法是(以PI論之,不規則區域),
1.套索是最手工的,可以設定柔邊,柔邊基本上就是在edge產生grayscale.
2.智慧型套索, 是在感應範圍內, 自動判斷 edge.
3.魔術棒(不曉得PS是不是也是一樣),是以選到的pixel rgb之向量運算,
選取範圍 為 ((r2-r1)^2+(g2-g1)^2+(b2-b1)^2)開根號之差異, r1,g1,b1不一定只有一點.
4.同上, 選取相鄰像素, 就是非整張圖, 必須在"選取範圍值"內之邊界逐次擴大.
5.當遇到前景與背景都是一樣的pixel值, 什麼傢司都無效, 只能靠聰明的人腦, 只會用人家寫出來的工具只是讓自己無法自拔! 除非用人工智慧或fuzzy的方法從其它額外資訊參考.
6.貝茲曲線也是套索的一種延伸.
7.最聰明的方法應該是: 誰幫我修圖? 只要打字po圖就好. 軟體不用買, 也不用花時間學, 你以為10秒就好, 但前置花的時間? 還是不聰明! 但打發時間OK的啦!

其它額外資訊參考, 最簡單如前面個人提到的 outlier 判斷的重運算再導回,
甚至是 egde 的 fuzzy 判斷 (人都沒辦法分析了, 隨便取也OK),
好用的工具也是這些演算的組合吧了!?

jamesee wrot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g9B6EysmTA


哇! 大概就是這種方便的工具濾鏡, 反覆運算, 大概就是"組合積木"跟"ture-key"的差別.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pheadxp wrote:
我從來不用魔術棒.....(恕刪)

顏色範圍的選取方式, 真的是相當便利的一種新功具
但對於此圖來說
背景是黑色,單車也有很多黑色的地方
所以不解?

小弟非常好奇大大的做法
部落格有看了對於魔術棒和顏色範圍那篇
不過裡面主要是提到觀念和認知

以這張單車的圖來說
能麻煩大大試做一下嗎?
分享一下您的方法

謝謝
人總是辛苦的活在世上
我的重點...

魔術棒與color range的不同...

我沒說整張圖要用color range做...

至於有人說我做做看就知道了..

我可以直接跟你講... 單指車輪的話 fuzziness調到12 點車輪內部黑色的部分
出來的結果就已經不錯了..
在輔助以overlay painting 以及 burn tool ,dodge tool....
可以很容易的選取出一個不錯的效果...

我說的重點是啥?
不是我有多強有多屌... (雖然PS我就是強就是屌)
是使用PS的觀念要對...

舉例來說:
用魔術棒... 請問你的容忍值要調多少?
根本就是猜猜看...
浪費時間....
選取出來的邊緣, 為啥有鋸齒狀?
因為他選取的定義是從你點的那個地方去分別針對紅色藍色綠色色版增加及減少32個明度等級的範圍再做一個交集選取..
因為只要差別大於32個明度等級就不選了.. 以照片來說,所有的照片幾乎都是一個漸層的大集合..
所以選出來的東西當然不能看...
有人認為可以看... 那是等級上的差別.... 東西的細膩度.. 看邊緣就知道..

而為啥我會推color range?
因為使用起來方法一樣... 又有比較好的效果以及即時預覽的功能 為啥要用魔術棒?
因為大家都用他嗎?

至於為啥color range出來的效果好? 我部落格講的真的是很清楚了...
想知道為啥就去我部落格看...
沒人逼你們...

只是希望大家都能正確的且快速的使用PS
魔術棒不是用在照片上的.... 那是從PS1.0就有的工具...
不是說他差... 而是他的確在處理照片的選取上... 不是一個好工具....
重點是他不是處理照片的好工具...

當然... 你硬要用他的話... 沒人說你錯... 只是能力就永遠停留在那罷了...

怎麼說呢?工具只要上手就是好用的工具。
不管是魔術棒,顏色範圍都是一樣。
至於所謂的能力永遠是否停留,不是魔術棒或顏色範圍這兩個工具來決定的。
即然那麼強,就應觀眾要求來表現一下吧,以強者來說這張圖應該是花不了幾分鐘吧!
用說的其實都很簡單。

ps,背景不可是白色。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