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刪文


marksman007 wrote:
這麼好的文章不能就讓...(恕刪)


謝謝,看不看的懂不重要,只是希望這種後製戰爭到此結束,大家就挑自己喜歡的方式就好,大家互相尊重,吸引更利害的同好上來談一些更高層的技術,否則都是大家的損失。
樓主蓋了一棟好樓

看您的文章很舒服

不介意幫您加分吧
大大的文筆很棒

分享了後製的定義的作用

也很奇怪為什麼總有人誤會後製是數碼上特有的

其實從黑白時代,後製就是很重要的一塊

但就像大大所說的

什麼樣的後製其實目標也只是達到的一個過程

無論是數碼還是底片

這目標是不會變的

但現在大從爭論的往往卻是“過程(PS)”而不是“結果(相片的美)”

如果否定後製,等於否定了以前的藝術家
很多畫家都是仿真寫實出名的
拍的不好的照片不一定是壞照片
(比如曝光不足或過度,甚至晃動)

一切決定於按下快門那一瞬間所發生的事

Wang_Sherlock wrote:
....不介意幫您加分吧...(恕刪)


請問加分可以幹嘛!能不能換雞排?.................說笑的,還是謝謝您,希望一些經驗對您有幫助。

sfxlo826 wrote:
...但現在大從爭論的往往卻是“過程(PS)”而不是“結果(相片的美)”...(恕刪)


認同!爭論的過程如果是可以提升技術,那該有多好,可是往往看到討論中很少提到技術部份,甚至有些是誤導。雖然各位看到我整篇都是在談後製,不過我的想法還是沒變,能少後製就少後製,也不欣賞後製過頭的像片,特別是數位(數碼)時代,後製很容易太過火,商業用的不說,一般太依賴後製的照像技術會不好,非商業用的照像技術跟器材沒關係。

augheck wrote:
如果否定後製,等於否定了以前的藝術家
很多畫家都是仿真寫實出名的
拍的不好的照片不一定是壞照片
(比如曝光不足或過度,甚至晃動)...(恕刪)


現在的攝影、電影技術前身就是繪畫,早期也沒有甚麼抽象派....等等,完全都是真材實料的正統繪畫,有興趣的可以研究一下文藝復興時代的繪畫,雕塑.......,因為對攝影有幫助,大大您提到的(比如曝光不足或過度,甚至晃動),曝光不足或過度依照拍攝目地,有時會運用,晃動如果您是說追焦之類的,需要動感的,那沒問題。

但萬一是完全手震,完全晃動到,網上有流傳一些「大師」級的這種模糊象片,勸各位不要去學那種運用,有些完全沒甚麼內涵的創作,對真正想學好攝影的完全沒好處,有些不是主流,簡單說連攝影比賽都沾不到邊,我不想每種都提,有些話不要講的太明,不小心還會招來炮火。











其實後製很強也不簡單耶,您貼的這幾張圖白平衡超準,個個顏色及細節都顯示無疑,小弟我大大的欽佩,不知可願賜教幾招。
拍鳥成幾何時也成了生活興趣了,能拍得一張張美美的鳥兒特寫,看了心情一定也會快樂的不得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