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手機跟相機拍出來的差異

相信我黑名單設一設就好別浪費時間,版面一整個乾淨起來。

搞得像自己FB或廠商廣宣,可能"文字攝影師"出去拍照都要一邊複誦規格表一邊翻教科書再一邊打字"我的想法才是想法",最後結束完美"攝影"的一天。

真心佩服高手把大量時間花在"文字攝影師"身上。
Wahaha214 wrote:
我不覺得這能活很久,...(恕刪)


蠻酷的耶
沒看過這東西
這讓我想到以前的SONY QX系列
還有DXO ONE
但感覺應該"又"是IPHONE專用吧...

剛看了一下他們官網
已經賣兩批了現在在賣第三批
所以大概還活著吧哈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oxsoul/
Wahaha214

會不會買再說,反正當吸收新知

2023-05-30 10:10
Wahaha214 wrote:
拿小米的照片來改,動...(恕刪)


小米那張原相 AWB 白平衡已經走偏了. 牆身真實是白色但偏綠. 另外高光過渡與層次是差遠.

你可說我是不安好心.. 偏要拿逆光+複雜光源來考驗小米手機 AWB. 但是我拍人像偏偏就是愛拍逆光. 拍攝時小米在逆光下還會欠曝需要手動調曝光. 今晚回家再比找兩者更接近的相片

拿白平衡不準的JPG 來後制只白花心機, 正確做法應該是前期設定好白平衡, 又或拍 RAW 後制修正

正常人手機拍應不會去設定白平衡, 如果手機都要拍 RAW 再後制, 又或懂設定曝光/白平衡。 已經是對攝影有一定認知。接近正常"攝影"範疇, 那我覺得與相機的差異只是 CMOS 底幅大小與鏡頭光學與對焦能力上差異.

我也是由單反菲林到現在。菲林時代很簡單,不懂攝影與操作相機用傻瓜機, 懂的用單反。 兩者成像一般人只輸出 3/4R 差異比現在更小. 傻瓜機使用人數一定比單反多. 沒有人去爭誰才是攝影主流. 沒需要搞兩者對立論
Wahaha214

自動白平衡單眼目前還是沒做得很好,到沒陽光直射的樹林裡拍就破功了

2023-05-30 16:29
bbn019

攝影有太多眉角,辯論主流,對攝影真的沒幫助。爭論的時候,別人看到我攝影觀念有偏差,發現我沒看出眉角,很大概率是笑看我繼續偏差,所以我不太喜歡辯論。閒聊比較好,壓力也沒那麼大。

2023-05-30 20:03
crossmatch wrote:
正常人手機拍應不會去設定白平衡, 如果手機都要拍 RAW 再後制, 又或懂設定曝光/白平衡。 已經是對攝影有一定認知。接近正常"攝影"範疇, 那我覺得與相機的差異只是 CMOS 底幅大小與鏡頭光學與對焦能力上差異.


或者說,手機廠商在乎的不是「準不準」。
而是在乎討不討喜。

就跟樓主的文章一樣,生活拍攝時,
手機的直出色調都是討喜過單眼的。

而各家調色都不同,
像樓主用的三星人像色調也是很優秀的。

而蘋果把冷暖色跟對比明調等調整已經交還給使用者手上。
使用者可以對計算攝影的冷暖跟對比明調不滿意進行簡易設定直接讓計算攝影的RAW管線進行RAW層級的介入調整。
只要設定一次自己喜好就好。接下來計算攝影都會按照使用者喜好去演算。
這種RAW管線介入調整就不會因此影響成像畫質了。

說穿了,
如果你在乎的就是十分準確的白平衡,
那理所當然只能拍RAW後製,
就我手上使用過的三四十台相機中,
沒有一台自動白平衡真正準確的。
所以你在這邊苛求的準確白平衡,就是拍RAW後製吧。

crossmatch wrote:
我也是由單反菲林到現在。菲林時代很簡單,不懂攝影與操作相機用傻瓜機, 懂的用單反。 兩者成像一般人只輸出 3/4R 差異比現在更小. 傻瓜機使用人數一定比單反多. 沒有人去爭誰才是攝影主流. 沒需要搞兩者對立論


很不巧我也是從單反菲林玩過來的。
我自己也會沖洗黑白底片。

我在另外一篇已經說明中文國語辭典定義很簡單。

沒有誰在搞二者對立,
但是以中文字義而言。主流只有一個。
而且不是你我說了算,因為這是市場機制決定的。

市場決定主流,也不需要問你我同不同意。
至於你覺得市場在搞對立,那你就這麼認為吧。

至少我不認為市場決定的主流就是在搞對立。

前面也說過,
如果沒有手機廠的投入,光靠相機廠只會讓攝影原地踏步。
而不是今天的百家爭鳴。

不知道你有沒有辦法想像今天手機廠不玩攝影。
相機廠的DC就算活到現在,還會跟目前的手機攝影一樣強大嗎?
八成就是大家所謂的,擠牙膏。

所以只要去比較手機攝影的文章或影片,
討論熱度跟觀看熱度都非常高嗎?

基本上我覺得這對整個攝影產業而言,
是非常正面的事情。
何來對立? 只有接不接受而已。

所以輕鬆討論就好。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Wahaha214

拍RAW也要有參考物(白或是50%灰)不然也只是靠感覺在調白平衡

2023-05-30 16:31
yuxian

crossmatch大應該是商攝,這應該是小問題難不倒他

2023-05-30 18:33
crossmatch wrote:
今晚回家再比找兩者更接近的相片


兩者白平衡接近

小米12 pro, 5千萬像主鏡頭, AWB, JPG 6144 x 8196 無後制美化 , file size 15.7 MB


R5 RF 85 1.2, 4千5百萬像, AWB, raw 轉 JPG 5464 x 8192 無後制, file size 3.42 MB
yuxian

這應該不是一般人需要的,像去神社時希望穿漂亮的和服去合拍神社。而不是把風景模糊掉。通常都是記錄人跟風景,而不是模糊風景。風景去除了,那旅遊還剩下什麼?如果攝影構圖只學會模糊背景,很可惜。

2023-05-31 13:31
yuxian

當很多人覺得手機沒辦法調控太多沒什麼技巧時。但往往忽略了攝影最基礎的構圖。單眼拍久了,忘了攝影底子了嗎? 構圖構好、EV控好,是最基本的技巧。反而用手機拍很吃攝影基本技術,因為廣角+深景深+HDR

2023-05-31 13:40
調一下白平衡接近CANON,憑感覺調,沒動用LAB參數來看



以上一張為基礎動用2個PLUGIN處理後的結果,調整程度調的不高,中度以下,接近低了,故意保留一些皮膚瑕疵



這次光源比較低小米的雜訊抑制把細節幹掉一些
Wahaha214

還有一個現象是斷頭,水平線直接切脖子,不然就是畫面邊緣切關節

2023-05-30 23:14
yuxian

太依賴淺景深後,拿起手機這種需要連人帶景的就很容易出錯。現在手機鏡頭越來越廣,HDR強悍,更需要依賴構圖能力跟技巧。計算攝影沒辦法彌補這些。

2023-05-30 23:16
我家人不會攝影。沒學過攝影

她用iPhone 13 pro。
只用內建的修圖。

剛剛她在路上看到蝸牛,Line傳來熱騰騰的照片,
跟我說出門時別踩到了。

她問我照片可以給幾分

我回說「擠霸分」

我問她怎麼拍的,她說內建人像模式,
舞台燈光。完全沒有再修圖。

很高興的跟我說,蹲下來「咻一下就拍好了。」



我不知道一直說手機拍照不是攝影的,
沒辦法好好拍生態的。
看了以後不知道有什麼心得。

但至少我覺得,蠻不錯的。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yuxian

我過去有在玩生態微距當然清楚。只是這張蝸牛也是生態,不能以偏概全的直接說手機都不行(我發現好像一堆人對手機拍照很反感,不知為何,舊有觀念嗎)

2023-06-01 9:30
yuxian

我覺得讓攝影更簡單的進入沒有玩攝影的人的生活裡面,是一個很美妙的事情。沒玩攝影的人對畫面的美感很不一樣,很多都會拍出讓人感動的照片。

2023-06-01 9:36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t=3632261
論壇裡收藏的10年前主編文章,突然想到翻出來又看了一下,現在的手機能力已經比當初時候高上很多,但很多概念仍然是通用的。最近終於比較有空在論壇上看看,看到很多爭論手機取代相機的文章,分享美照的反而少了。自我提醒重要的是對拍照的熱誠,可惜自己在生活壓力下熱誠真的越來越淡了,就算最方便的手機也很少為了美而拿出來拍了。
bbn019

那個年代的手機,線條比較柔和,真懷念。

2023-06-01 20:17
jim80051

我覺得吉姆林大的構圖功力真的很強,用直出就能拍出很不錯的照片,手機相機對他來說都應該沒差[XD]

2023-06-03 14:14
以為這討論串冷了
沒想到迴響還不少
很感謝各位的回應
我簡短的回應幾句

這種文章不是本位主義之爭
不是否定單眼相機的能力

各位大大你們手中的神器(單眼)還是比較強的
有些人直接牙起來實在大可不必

我的感想很簡單
就是手機已取代單眼在一般使用者的用途上

意思就是,單眼市場回到像早期一樣
回歸到"專業"跟"對攝影有興趣的人"


我會發這文,只是以前帶著SONY拍都吊打手機
這次卻有點意外

早期億華的風潮我也參與過
跟朋友去買過大單眼
現在億華關了
路上人人掛一台大單眼 早已成為過去
現在國內外旅遊
說真的,單眼已經極其罕見

早期這麼多人風數位單眼相機
不就是它隨便拍都吊打手機嗎?
現在顯然已經黃金交叉了

對我而言,我不是不懂攝影
而是我不想花太多時間在上面
我都放在出遊本身,跟身邊的人事物上
若現在手機能輕而易舉達到需求
相機的出勤率只會更低

有些人說,是鏡頭不夠好?
有沒有想過,A53一台多少錢?
一台好的相機跟鏡頭多少錢? 多重?

我會試著去調教相機直出的風格設定
手機的自動後製是有點過艷
但相比相機,他是不是方便許多呢?
我在另外一串自己開的其實有分析很多了。XD

以我自己而言,我自己選擇GR3做輔助拍攝。
手機拍攝為主,GR3是輔助拍攝。

我覺得GR3熱銷不是沒有原因的,這真的是手機最佳的輔助攝影器材。

輕量好攜帶、高畫質。

雖然可以看出GR3多數照片都有不足的地方。
但有時候也會想要一些復古一點的照片。
感覺有復古美

復古美感的外觀、操作,跟沒有計算攝影的復古照片,會跟手機有不同風格的照片。
這是我會多帶一台GR3出門拍攝的主因。

雖然手機拍攝的蠻討喜的。
但復古fu的GR3照片也是另外一種回憶。

(雖然對焦也很復古,回家看蠻多失焦)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