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攝影十多年,從傳統到數位,其實後製都是必要的程序。
沒有後製,有時會浪費了器材(在數位尤其明顯,C家JPG直出常被抱怨就是一例),也無法讓畫面貼近想像。
傳統攝影裡,用底片拍攝是前製,黑白暗房是後製。
數位時代,Raw檔是底片,電腦就是暗房。
兩個都有各自好玩及適合表現的地方,所以我現在同時使用。
至於器材,說實話,一分錢一分貨。
如果DC及DLSR只是差在後製程序的繁簡,
那可樂紅標賣你一台相機二十幾萬,早就可以關門了。
IXUS 70後製就讓你驚豔不已,那C家機皇加紅圈圈後製應該會讓你吐血。
當然對一般人,我會說衡量自己能力及需求買適合的器材就好。
如果是對已踏不歸路的,就不用說太多,隨著技術成長、內功加深,
所處的視野高度,自然會決定作品的品質及口袋失血量的多寡(或者是心底含恨指數高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