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習慣用sony edge快速套顏色。現在想用LR增強像素,但LR無法讀edge調整後的raw,於是只好用tiff。會好奇如果用raw的話差異會否大?若真大,就考慮改變後期流程。
tiff是儲存點陣圖形的檔案,
通常稱之為圖檔,
跟jpeg、png這些一樣都是圖檔,
圖檔的來源比如用小畫家畫畫,
用ps創作圖像,
或者從raw的資料中輸出演算處理後的點陣圖形影像。
raw是儲存「影像資料」的檔案,
他不是影像,
也沒有圖,
他只有紀錄從感光元件所收集到的資料,
比如各個像素點的RGB值和亮度等等…
這些資料沒有經過處理或壓縮,
資料也不會被改變。
Edge和LR是屬於處理raw的軟體,
PS和小畫家是屬於處理點陣圖形的軟體,
兩者性質並不一樣。
raw軟體可以把「影像資料」進行演算處理,
形成點陣圖形。
處理raw的軟體通常也可以開啟圖檔,
也可以對不需要抽取raw資料的部分進行修改,
比如明暗、對比等等…
但圖檔軟體比如PS,
就沒有辦法讀取raw的資料了。
「raw細節」跟「超解析度」也是同樣概念,
「raw細節」處理raw檔,
「超解析度」處理圖檔。
「raw細節」使用的是處理raw資料檔案的軟體工具,
tiff這種圖檔在這裡是行不通的。
但原始raw檔案的資料,
在經過raw細節處理後,
會另外存儲一個跟raw類似的dng資料檔案,
原始的raw仍然沒有被改變。
「超解析度」處理的是圖檔,
雖然軟體本身可以打開raw的預覧圖像,
但輸出仍然是經由軟體處理,
然後形成圖檔,
如果試圖用tiff去期待形成一個dng檔,
那是行不通的,
所以當你用tiff去打開「raw細節」,
那軟體沒有辦法所以就只有反白無法點選,
因為沒有辦法支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