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語文學校教材的時候,有讀到一個相片檔,每複製一次都會產生細微的淡化,到一個次數後會整張白。我用中文搜尋沒看到任何介紹;想問問有沒有業界的人聽過這件事,是要幾千次還是幾萬次複製?,我都只敢用剪下,很老的照片複製都不敢複製
當然不會有相關介紹,從來沒有聽過這種無稽之談。最接近的類似概念是,如果你處理像是jpg這種破壞壓縮的影像圖檔,每編輯一次轉檔後又破壞壓縮一次,多次之後畫質就會越來越糟(但是也不會變白),所以影像編輯都忌諱太多次的破壞壓縮轉檔。
底片時代的拷貝確實越拷貝畫質越差,正片拍一次只有一個影像,要變成多張分送各處只能拷貝(翻拍),所以要嘛拍攝時多拍幾張、要嘛用原始那一張一次多拷貝幾份→樓主讀到的教材會不會是在說這個,也就是那是以前(公元2000年前)寫的教材?
你剪下貼上一樣也是複製啊只不過複製完會刪除原本檔案所以叫剪下貼上基本上跟複製一樣而且數位的本質就是0與1所謂複製就是來源端將檔案的構成告訴目的端遠端再依照這個命令去組成檔案打個比方,複製就好像你傳一個樂高組合說明書給你朋友你朋友依照這個說明書用他家的樂高組成跟你家樂高一樣的東西如果是剪下貼上的話,就是你朋友組好樂高後,你把你家的樂高拆了還原成零件
數位檔單純複製貼上不會有問題喔!但是會造成影響照片變深變淡,甚至變大變小的話...應該就是透過第3方如軟體或網站(雲端相簿)等,才有可能。像是大多數人都知道一般照片透過LINE傳就會變小還有上傳FB也會變小等等若是直接在電腦上對檔案複製貼上,是無損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