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樣的吶喊在心中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了
通常不管在台灣參加何種攝影比賽,通常規則都會標明需繳交原始檔案,不得後製之類的
但仔細想想這樣的規定是不是已經落伍了?
猜想主辦單位會做這樣的設定,應該是盡可能的把焦點留在攝影技巧上,並保持一定的公平性
但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很多數位機身已經開發出內建HDR擴展技術
例如Sony以及Nikon等...
利用這樣的技術,其實可以達到類似傳統底片的重複曝光這樣的功能
使在高反差的場景能更大幅提高拍攝成功率
所以我們回過來看,如果攝影比賽要繳交原始檔案,並不得加以後製
那機身提供的先進系統是否也算是機身後製的一種?
而攝影比賽到底該如何定義?
該分別正名為"攝影寫實比賽"或"攝影創作比賽嗎"
說到底,我們不就是在追求一張高品質和具情感張力的圖片嗎?
如果因後製導致一張好作品被否決掉
那麼以後辦攝影比賽是否要規定拿一樣的機子.一樣的鏡頭?
因為唯有這樣才不至於會讓機身及鏡頭性能與後製摸到邊
畢竟機身差異可不只像素,連演算法都不同,那演算法算不算後製?
我知道有些前輩堅持用底片拍照
而我本身對於用底片和數位拍照完全不感興趣
在數位單眼還未普及前,我也是拿了不短的SLR
但不管傳統還是數位底片不就是一個創作的媒材嗎?
有人喜歡原滋源味,OK的
有人喜歡盡情揮灑創作,也OK呀
但為何到了比賽,卻要設限另一半的創作力?
難道暗房處理不是後製嗎?
難道你在高反差場景"拍到的"實景不後製就會等於當時"實際人眼看到"的景象嗎?
難道舉辦一場寫生比賽也要限制畫布.畫筆以及調和油甚至筆法嗎?
大家討論一下吧
在我認為是無限大吧!
那請問這種條件要怎麼比才會公平!
凡事都一定要有個標準!只是定在那裏而已!
所以說可不可以後製並不重要!那只是一條標準線!
改天這個標準由您來定的話!要不要後製就隨您了。
將時間停止的唯一方法:http://bigavr.blogspot.com/
後製合成乃天經地義,就拿和攝影最接近的繪畫來比方...
畫家可以憑腦海印象, 或者實地寫生的方式
來完成一件作品. 但無論是那一種
畫家都可以隨意按自己的心意, 加上也許並不存在的元素
但這在攝影這個領域中, 就會比較有點爭議
概因有人認同合成與後製, 是攝影藝術的一部份.
在美國有不少大師, 就是以後現代主義,加上電腦強大的功能
來打響自創的視覺風格體系..
但相反的, 也還有很多人認為,攝影之所以異於其他平面藝術,
在於攝影的本質,就是時間的凍結, 不贊同非自然存在的元素,
進入作品畫面. 這種理念其實就是自然寫實主義.
比賽允不允許後製, 是取決於主辦單位認同那種才是攝影藝術
還有是不是很在意攝影本質技巧的公平性?
亦或比較在意作者的創意與美學觀念?
有網友提到之前高雄煙火比賽的爭議
其實我覺得單就這個例子還滿好解決的
例如你要疊圖,那你可以繳交這些疊圖的群組照片,並且附上動作紀錄
而評審只要檢查你的這些照片是否為原始檔案,並且依照你的動作紀錄去run一次,就可得知作品真假了
不能否認的是,繳交原始檔案並且不能後製是"相對"公平的,也比較保險
但其實我要討論的是,如果是以公平性來看後製
那麼使用不同性能的機身,還是難以達到公平性
而twfriday大提出的點其實我也認同
可能每個人對於攝影的定義解讀不同
有人認為照片必須是建立在瞬間或是凍結上
可這個也牽涉到我發文提到的機身內建HDR爭議
乍看之下經由這類機身運算出來得到的照片是一個瞬間~~~也就是一張圖片
不過其實它可能是經由機身連拍2張.3張.甚至5張然後合成一張照片
而你可以拿著這張乍看之下"原始"的照片繳交
而這樣又和進電腦疊圖有什不同呢?
頂多可能相比之下,比拿別人素材來疊的風險要小得低
後製該怎麼定義其實我想也是一個重點
有網友提到拉拉曲線也算後製,也有會認為要到後現代表現法才稱為後製
這個我也認同,我想這個界定很重要...爭議也就在這
不過如果連拉拉曲線這種後製都不行...我想是不是太保守些了?
就路人呀 wrote:
其實我也知道目前大家對於後製比較有疑慮的是作品的真.偽
有網友提到之前高雄煙火比賽的爭議
其實我覺得單就這個例子還滿好解決的
例如你要疊圖,那你可以繳交這些疊圖的群組照片,並且附上動作紀錄
而評審只要檢查你的這些照片是否為原始檔案,並且依照你的動作紀錄去run一次,就可得知作品真假了
不能否認的是,繳交原始檔案並且不能後製是"相對"公平的,也比較保險
但其實我要討論的是,如果是以公平性來看後製
那麼使用不同性能的機身,還是難以達到公平性
而twfriday大提出的點其實我也認同
可能每個人對於攝影的定義解讀不同
有人認為照片必須是建立在瞬間或是凍結上
可這個也牽涉到我發文提到的機身內建HDR爭議
乍看之下經由這類機身運算出來得到的照片是一個瞬間~~~也就是一張圖片
不過其實它可能是經由機身連拍2張.3張.甚至5張然後合成一張照片
而你可以拿著這張乍看之下"原始"的照片繳交
而這樣又和進電腦疊圖有什不同呢?
頂多可能相比之下,比拿別人素材來疊的風險要小得低
後製該怎麼定義其實我想也是一個重點
有網友提到拉拉曲線也算後製,也有會認為要到後現代表現法才稱為後製
這個我也認同,我想這個界定很重要...爭議也就在這
不過如果連拉拉曲線這種後製都不行...我想是不是太保守些了?
如果攝影比賽可以像賽車那樣嚴格規定參賽車種使用哪些零件,那就不存在什麼機種性能不同拍出的效果又差距很大的作品了。
或許像是什麼一年一度的某家廠商舉辦的攝影嘉年華,參賽相機規定必須是自家商品,這樣的比賽就更難靠什麼機器性能不同而拍出超越自然現象的相片了。
當然更實際一點可以規定哪些機能不準使用,這樣拿不同廠牌的相機同場競技時會更公平一些。
另外像是大型公開比賽,得獎作品是不是可以讓人自由檢視原始檔案,這些規則未來似乎要更詳細規定才更公平吧。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