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後製, 你會偏愛使用ATI還是NVIDIA的顯示卡?

在以往, ATI顯示卡的輸出畫質一向都優於NVIDIA, 只輸MATROX一點點. 這幾年NVIDIA也在不斷的進步, 但不知是否已能追及ATI, 或已經超越ATI了. 各位在進行相片後製時, 會特別偏愛使用ATI嗎?
2006-07-04 2:14 發佈
我目前用的是 ATI 的.....不過也沒的選,因為是電腦配的.......
不過.....比較不解的是.....VGA 晶片的不同對相片後製會有多大影響......?

個人認為,一個好螢幕加上準確的校色,差別會來得大些~。
yameme wrote:
個人認為,一個好螢幕加上準確的校色,差別會來得大些~。


這句話就是重點呢

一般遊戲用的顯示卡,即便一張卡要價萬把元
實際上對於修圖並沒有多大的差別,只是速度的提升罷了

當然真的要有加速,就要買專業繪圖卡,搭配繪圖軟體嚇嚇叫,這是遊戲級的顯示卡最大的區別。

修圖要準確的重點是你用的螢幕夠不夠好,有沒有做過準確的校色喔

個人使用MAC的電腦,其螢幕及校色的水準都是一等一的,也不太需要繁複的步驟,

PC上也有好的螢幕(Elxxx),但價位也是貴不可攀,所以往這個方向找就對囉.
Apple iMac G5 2.0 , 2GB RAM , 20inch LCD. NIKON D70s , 18-70kit, 50 F1.8, 105 F2.8
與其討論顯示卡的色彩

我倒是覺得螢幕較準來的比較重要耶
當你擁有一個不差的銀幕又己使用eye one進行校色後就會發現......
同一顆銀幕但是不同的顯示卡有著不同個性的顏色調性,
同顯示卡但不同銀幕則會有著更大的差異,
其實就算是同一型號的銀幕在顏色上也會有些許的差異,
不會百分之百的一樣。

到目前為止,
還是MATROX的顯示卡最讓我滿意(個人意見),
雖然ATI的也很好,
但是顏色濃了一點(或者說顏色沉一些,不夠透亮)。
如果只玩2D影像我會建議用MATROX的,
有順便也玩3D GAME的,
ATI就比較好了!!
idolclub wrote:
在以往, ATI顯示...(恕刪)


我目前用 Eizo 的顯示器, 並用校色器校正...
這比在那討論顯示卡的差距要實際多了...
網誌 - http://www.goston.net/ 相本 - http://www.flickr.com/photos/goston/sets/
容我雞婆一下
其實要看你用途
如果只是處理相片(2d)可參考上面幾位
好的螢幕及調教絕對正確(相片部份)
但是如果玩3d{像是遊戲或是3d製圖(我是玩3d dvd動態製作)}
沒有好一點的顯示卡畫面會嚴重lag處理3d動畫dvd時間會差好多
還會影響動態畫質
我是拿ATI 9200 128M與 nvidia 6800軟改QuadroFX4000下去測試(對不起我手上只有這兩張)
不同顯示卡同一台電腦轉出來的dvd拿到同一台電視DVD播放器播放
我以前也是拿著理論說不可能會有所變化
但是實際上錯了
細節及影像呈現真的有差
參考參考不用太在意
有夢最美希望成真
顯示卡對相片有差嗎?
有人看到這個討論串拿來問我,所以我就上來講給天空聽,有這個觀念的同好請自動跳過。

有校色是遠比沒校色要好上N倍。
但是別忘了,若本身螢幕或顯示卡的訊號本身在結構上就發不出這個色,那不管是什麼蛛怎麼校都校不出來的。
校色不是萬能的。校色可以讓60分的同學考到60分,但沒辦法讓60分的同學考到90分。

舉個例來說,由淺黃至深黃,如果依人眼的視覺感知繪出一條平滑的漸層,
那麼要在螢幕上出現這個平滑的漸層需要兩個條件:

一、螢幕的發光器要具備能發出所有且完整由最淺至最深的黃的能力。
但是很抱歉,多數的螢幕在最深和最淺這一塊是有很大的問題,在中間這一塊也無法很平滑,在某些發光元件的敏感段,電壓稍加一點點,顏色就大幅增加,大家就想像類似電視的大小聲控制或轎車椅背的角度吧,上來一點太高、下去一點太低,氣死人的。
所以夠好的螢幕很重要,至於什麼叫「夠好」?一看你的眼睛、二看你的需求、三看你的財力。

二、顯示卡要能夠輸出能夠搭配螢幕的訊號。
但是很抱歉,多數顯示卡在這方面要求沒這麼高。這一點會和(一)勾在一起,當要越完整的色階,就要細分越多的位元,理論上可以做個無限大的位元色階,但工程上不可能這樣搞。
所以我們就搞了個256色階、16萬色…。但別被顯示卡的XX萬色給騙了,人眼對視覺的認知不是電壓+1=視覺強度+1,人眼的視覺認知會集中在某一個範圍,而且這個範圍內的階調分辦能力還不是個定值哩。所以要怎麼把這個範圍對正電氣訊號上的位置,那就是顯示卡廠商的功力了。
大家就想有一把英制的尺(人眼),要如何對正一把公制的尺(顯示卡訊號)。
數學上很簡單,但工程上就有很大的問題。
比如1.1吋、1.2吋、1.3吋代表人眼對黃色平滑的認知,這個要怎麼對到公制尺上?
如果運氣十分的好,1.1吋在小數點以下8位對正上公制的5.69913241公分,1.3吋也在小數點以下8位對正上公制的5.98988712公分(例啦,別當真),那1.2吋要對上哪裏?小數點以下8位一定對不上,那就要上偏一點或下偏一點,問題是上偏一點或下偏一點,代表著1.1-1.2之間與1.2-1.3之間的平滑距一個縮小一個放大,那就不平滑了,而這個問題若是發生在肉眼很敏感的色域,當場就跳階了。
更慘的是,通常運氣沒那麼好,根本是連1.1和1.3都沒辦法在工程許可的位元數內對正肉眼的色彩閾值,那麼中間的1.2怎來的?還有之後的1.4、1.5…、之前的0.9、0.6…。
總之,數位的東西要對應到人的類比知覺,其實有相當的「功力」成份在。(其實除了上述,還有其他很多類比知覺的各家不傳絕學)
平面色彩有專用的顯示卡存在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很多色彩專用設備是電腦含顯示卡和螢幕搭整組賣天價的。就算如此,至今我也沒看過哪家公司敢說自己的東西可以達到100%的完全平滑,最多只敢說自己螢幕所能含蓋色域範圍比較完整,對你的工作有如天馬加翼…叭啦叭啦…。

不過一般使用是不是需要這麼貓毛?我個人的看法是大可不用。有校正過的螢幕其實已經滿夠用了!除非用的是已經快死掉、掉色跳得超嚴重,或是不知道哪家兵工廠拼裝出來的機絲。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