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一卡老舊的相機包,裡面有NIKON的底片相機以及2顆鏡頭,不過卻因長年受潮無法運作
因此透過管道送到台中維修整理,最近才拿到手

機身序號為FExxxx,因此應是NIKON FE,找了一些相關資料,發現這相機的生產年代(1978 to 1983 ),差不多是我出生之時...而手上這台沉重的機身,年齡竟然快跟我近似了
雖自己是用D50,但看來看去,最終底片的魅力還是遠勝於數位,FE的修復成功,對我來說又是另一個挑戰了!




隨同一起的鏡頭,我想其中一顆大家都不陌生: 50mm f1.4 手動,這在35mm時代,幾乎人手一顆,用D50隨手捻來,成像仍是銳利,飽和度也是令人滿意!


而另一顆鏡頭到想請教版上的前輩們,它是誰: ACCESS 28-70 F2.8 MACRO


這顆鏡頭雖然送去整理,但是店家回覆是無法修復的,因為屁股端鏡片已經老化發白,拍起來會蒙一層霧,不過這也無妨,有時想創作比較另類的畫面時,這顆一定會派上用場
隨手拍了2張,朦朧中似乎添加了一些空氣感以及老舊感,
D50+ACCESS 28-70 (ISO800 1/160 f2.8)

D50+ACCESS 28-70 (ISO800 1/80 f2.8)

(上方FE機身圖以及50 1.4是用D50+ACCESS 28-70 拍的,而ACCESS LENS圖是用D50+50 1.4拍的)
最後想請教版上前輩,入門底片世界,需注意哪些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