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AGFA 135黑白軟片是不是都得手沖了?

前幾天送洗了一捲
老闆語重心長的說....以後記得用c41的片子拍 因為至少可以用機器沖片

因為現在這些都很少有人沖了 他得幫我找看看 有沒有別家還有在手沖

本來普通的沖一捲約90元 今天老闆說找到店家願意接手 但是沖一捲要150元
沒辦法...我也沒時間去找 而且我還滿喜歡這家掃出來的檔案


不知道有在拍黑白的大大 都是用哪種軟片的居多


2008-08-21 20:45 發佈
我的黑白底片都是手沖,這已經變成習慣,也不覺得麻煩。
不過我也沒嘗試過C41的黑白底片,太貴了。
Kodak Tmax、Tri-X、double X ,FUJI PRESTO 400、1600 ,Ilford Delta 100,AGFA APX100 都不錯啊~

光是在01,會手沖片的至少十來位吧,還沒算潛水的。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5&t=734694&last=7634344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老闆的意思是 除了c41之外 其餘的大多需要手沖(當然手沖的價錢比較貴)

不過如果 c41的底片價錢貴了一點 但是可以在沖片上省一點(c41可以用機器沖)
這樣價錢算有平衡到


呵呵 我也考慮過自己玩沖片
不過坊間有開這類的補習班嗎? 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
而且藥水這類的耗材 在市場上會慢慢消失或是更貴 這也是我考慮的因素

哈哈 有沒有大大願意舉辦一場沖片體驗營 小弟願意繳交材料費來參加
其實手沖花費的錢不多 而且量大的話藥水自己配更便宜

拍黑白拍銀鹽粒子的黑白片才過癮啦
Nikon FE/FM2 , Nikkor AIS 24/2.8 , 28/2.8 50/1.4 , 105/2.5 Canon EOS 30D , Sigm
拍黑白就是要享受到自己手沖片的樂趣.沖片過程中每一環節都會導致底片變數的因素.藥水配方的特性啦.沖泡的比例水溫時間的控制等等.一切都由自己掌控來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除了樂趣外還多了成就感.新手難免會有失敗的經驗.不過失敗的經驗也是成功的過程不是嗎?其實現在藥水還是很容易取得.而且價錢也不會很貴.比較貴的ILFORD DDX超微粒顯影劑.經由希釋沖片工作液後沖一捲也不到20元.而柯達最通用的D76更是不到10元.而定影液又可以重複使用很久.整體而言還是很經濟的.玩過黑白會迷上黑白.黑白魅力不可擋.還有透露個資訊.除了歐.美.日三大廠外.中國大陸生產的公元.樂凱兩款底片品質上都還不錯.價錢也便宜多了.供同好做參考........
真的無法手沖的話,在台北還有很多家專業店會幫沖/專沖 黑白底片.沒有像恐龍大滅絕那麼慘拉.
AGFA APX 一定要手沖.沒法用c-41的藥水(機沖.有一次自幾豬頭.想說如果強迫沖.會怎樣.當然出來就只有沖出白片.).

*我自己在拍.有用過可用c-41沖的黑白底片.所呈現出的影像.效果沒比純黑白藥水手工沖的agfa apx好.所以還是用agfa apx.這是我自己的感覺.

*台北其實多找幾間一定有的沖.只是有的店家都是轉出去讓人沖.
我最近在士林拍, 一捲也是花了我$210(120含低掃) (黑白真的洗比較貴)
Yahoo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hankchen/ 痞客邦部落格:http://haen.pixnet.net/
既然拍黑白就要自己沖;
藥水很便宜,工具用十幾年大概還不會壞;算的上經濟實惠。
最重要是可依據拍攝條件來沖片,達到你要的效果。
再挑出滿意的交給手工放像(當然能有間暗房就更好了);
這樣的成果會讓自己驚艷的。
手沖程序並不複雜,稍微有點化學知識加上一點數學的比例觀念就可以自學。
底片從感光、沖洗都是化學變化,放像到相紙上也是。而比例觀念則是在調藥水時偶而要計算一下。
我數學不好,所以一開始藥水算錯比例,洗出來很怪。

建議是先看著別人沖,接著練習捲片、溫控、藥水調配、計時、最後實際操作。
玩越久一定是越熟練,然後找點書來看,如蔣戴榮的黑白攝影書。

沖片體驗...先看地區吧。好像也有人開這類體驗班。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