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誕生背景
1970 年代末到 1980 年代初,隨著 IC 電路技術的成熟與成本的大幅下降,相機電子化的浪潮快速席捲市場。Canon AE-1、Minolta X-700 等電子機種的接連推出,也讓單眼相機全面邁向「輕量、自動、電子化」的新世代。

消費者們越來越依賴自動曝光、LED 顯示與電子測光等輔助功能;而傳統的純機械單眼則因為能夠適應更嚴酷的環境、操作完全可控,逐漸轉型為更高階或是更專業的首選。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結合機械手感與電子便利性」的中階機型迅速崛起,成為各大相機品牌的必爭之地。
Nikon 自然也不會在這塊市場上缺席,雖然才剛發布完 FM2 這台備受好評的純機械相機,但他們也很清楚相機全面電子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於是在相隔一年(1983年)便推出被人稱為 FM2 兄弟機的 Nikon FE2。

設計與材質
FE2 徹底延續了 FM2 的設計語言,並沒有因為導入電子性能就稀釋了機械相機的美感。機身同樣使用鋁合金與黃銅作為主要材料,在尺寸、重量、甚至操作手感上都與 FM2 幾乎一致,大多數的配件也都能共用。

FE2 提供銀黑與全黑兩種配色。這次我特別花了一點時間,從日本找來一台狀態保持得相當不錯的全黑版本,讓各位可以更直觀地感受這兩種配色所帶來的不同氣質。上一支影片中有提到黑機普遍會比銀機有更高的收藏價值,這次我想來展開分析導致這種現象的幾個因素:

第一點:數量稀少
當年零售商的主力配色為銀黑色,黑機的佔比粗估不會超過 20%。主要是因應特殊族群的採購需求,例如報社記者、戰地攝影師等等。這些用戶往往需要更低調、不會有明顯反光的機器來進行攝影工作。較少的流通量自然也就提高了稀有性與價格。

第二點:專業印象
正如同前面所提到的,使用黑機的長期以來都是具有更極致需求的用戶,而這些攝影師手持黑機穿梭在各大現場的身影,潛移默化地連結了人們對「黑機=專業」的感受。同時在過片馬達這種高階配件的廣告上大多也是搭配黑機出現,更近一步加深了這種專業印像。

第三點:視覺美感
這個時期採用黃銅材質的相機,在機身表面的鍍層或漆料磨損後會露出底下的金屬原色(Brassing),而黑機又比銀機具有更強烈的視覺對比,甚至有部分收藏者會刻意作舊,讓相機更快展現出歷經歲月洗鍊的質感。
以上幾點,都是讓黑機在二手市場上價格普遍高於銀機的原因。即使性能完全一致,它所帶來的低調、沉穩與專業感,已經超越了單純「顏色不同」的層次,成為一種時代留下來的身份投射與文化印記。

性能與操控
如果說 FM2 是一台嚴格遵循你命令的執行者,那麼 FE2 就像是一位在你身後靜靜觀察、適時提醒的助理。而這之間最大的差別,是來自於電子快門系統。FE2 支援光圈先決自動曝光(A模式),你只需要決定光圈值,相機就會根據測光自動幫你算出正確的快門速度。

對拍攝者來說,這意味著你不再需要在光圈與快門之間來回拉扯,只要先設定一個大致的光圈範圍,就能專注於當下的構圖。即便有時候配出來的快門不見得符合拍攝者的需求,但不可否認,這種半自動的輔助模式確實提升了拍攝效率。

當你在街頭拍攝、或是需要捕捉稍縱即逝的畫面時,有適當的電子輔助會遠比一張張手動判斷來得更便利,畢竟很多時候「拍到」比「拍好」更重要。

在速度方面,FE2 並沒有因為電子化而妥協。它擁有與 FM2 相同的 1/4000 秒高速快門,閃燈同步速度也達到 1/250 秒。這在當時是世界最快的機型之一,甚至比許多同期的電子機還高。

當然,電子化的代價就是電力依賴。一旦電池沒電,FE2 的大多數快門檔位都將無法擊發。但 Nikon 還是預留了兩個純機械檔,也就是轉盤上的 M250(1/250 秒) 與 B 快門。即便在完全沒電的情況下仍然可以作為最後的保險。這樣的設計精準反映了 FE2 的核心理念。

總結
FE2 在設計、性能、材質與耐用度上幾乎沒有明顯的短板,甚至比許多同年代的電子機型還要優秀,但它在相機史上的聲量,卻遠遠不如 FM2 來得響亮。

在歷史上真正會被載入經典的,往往是那些擁有強烈個性與鮮明立場的機種。FM2 有極致可靠的全手動設計作為信仰,F3 有前衛工業設計與專業導向。相比之下,FE2 就像一位低調敦厚的老好人,因為過於平衡與理性,反而容易被忽略;甚至在一些回顧中只被當作 FM2 的一個旁支產品簡單帶過。

Nikon FE2 或許不像 FM2 那樣被廣泛讚譽為相機界的傳奇,但它卻以一種不張揚的姿態,穩穩地站在機械與電子的時代交會處,替不同世代的使用者搭起一座理解彼此的偉大橋樑;也是 Nikon 在面對電子化浪潮的關鍵作品。

以上就是本次影片的所有內容,希望這次的介紹能夠讓各位更了解這一台被低估的好相機。而對於想要嘗試底片卻擔心操作門檻的人, Nikon FE2 或許是比 FM2 更親民好上手的選擇。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回顧】連結機械與電子的橋樑|低調銘機 Nikon FE2
2025-10-16 11:22 發佈
樓主拍得很棒、真的有展現出FE2的靈魂(犀利、精準)

FE2其實是一台比F3或FM2更容易拍好照片的銘機,只是因為FM2當年名氣太過響亮,時至今日大部分人不太知道。

ZF上市的時候,連Nikon原廠的行銷人員都要藉用FM2的名氣代替真正的原型FE2,借樓主的沙發,讓更多人有機會對比一下(誰才是ZF的爸爸)

拍得還不錯 很有味道 很棒 喜歡
拍的很有感覺
很喜歡這次的分享
jenhoxen wrote:
樓主拍得很棒、真的有...(恕刪)



好有歷史感的照片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