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球是真的月球 , 地球不是真的地球
- 前言 -
從 2018 年後 , 每年拍照次數大概是以開根號方式下墜
加上 2020 疫情關係沒有辦法出國 , 更是提不起勁拿起相機
都把時間都花在看電視和打遊戲的耍廢人生裡
偶爾看到相機躺在防潮箱就覺得對不起它


今年下定決心後把 Nikon D750 及相關器材以便宜的價格轉給愛拍照的前同事
也算是了了一樁心願
直到 9 月無意間在 mobile01 上面發現了 Nikon Zf 即將發布的新聞
看到這外型, 這規格, 直接原地高潮
但回想到衝 D750 首發一個月後直接降 4000 的慘痛教訓
讓我決定先緩緩


每天新聞這樣看著看著 , Links 的 YT 看著看著
我竟然TMD又癢了


But, 我賣掉了, 現在防潮現只剩下 Nikon FM2 和幾顆老鏡
好吧, 用 FM2 先測試一陣子看看到底是想花錢還是想拍照
免得買了之後讓它在防潮箱裏面哭泣

- 設備簡介 -
身為一個器材控秀一下自己的寶貝也是合情合理的吧
相機 : Nikon FM2
底片 : FOMAPAN 400 BW (ISO:400, 黑白負片)
鏡頭 : 之前有寫過一篇有興趣的可以點進去看一下
時代在進步現在鏡頭的解析力, 抗耀光鬼影能力卓越
已經不是這些老鏡可以出其右的了
不過, 老鏡有一種味道吸引我 , 金屬鏡身, 光圈環 , 對焦環
已經在幻想這些鏡頭裝上 Zf 上面的樣子了, 畫面實在太美
廢話已經說得太多, 接著小弟要獻醜了 >///< 小力鞭
- 10月的台北漫步慢拍 -

Nikkor 200mm f/4 ai + Micro-Nikkor-P auto 55mm f/3.5 ai, 重複曝光

Nikkor-S.C auto 50mm f/1.4 ai

Nikkor-s.c auto 50mm f/1.4 ai

Nikkor-s auto 35mm f/2.8 ai

Nikkor-s auto 35mm f/2.8 ai

Micro-Nikkor-P auto 55mm f/3.5 ai

Micro-Nikkor-P auto 55mm f/3.5 ai

Micro-Nikkor-P auto 55mm f/3.5 ai

Nikkor 135mm f2.8 ais

Nikkor-s.c auto 50mm f/1.4 ai

Nikkor-s.c auto 50mm f/1.4 ai
剩下的照片放這邊
- 結語 -
事隔5年之後又拿起來底片機 , 還看了好久的使用教學
連底片怎麼拆裝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為了減輕重量達到慢拍的效果 , 每次出門只帶兩顆鏡頭
然後慢慢地測光 , 真覺得是一個浪漫的過程阿
將來如果真的買 Zf , 我應該也只會裝這些老鏡來拍吧
裝起來是真的帥 XD
下卷底片該選甚麼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