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此感謝大家於「猶豫要買Rollei SL66系列 or 哈蘇500系列 」一文中,
給予我許多寶貴的意見。
而我也已在文中,決定要購買Rollei SL66。
在等了3個禮拜之後,小弟我終於在今天收到了從義大利寄來的SL66了~!!

就讓我跟大家一起分享我新敗家的相機吧~!

=========================我是分隔線===========================
<Rollei SL66簡史>(引用www.sl66.com之歷史解說)
Rollei是由中片幅TLR起家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SL66是Rolei的第一台6X6中片幅SLR。
其實Rollei早在1957年就已經開發完成了6X6中片幅SLR,但是由於當時Rollei的TLR非常成功外,
Rollei創辦人之一的Dr. Reinhold Heidecke和推出哈蘇相機的Victor Hasselblad也在1957年達成協議,
Rollei將不會於市場販售中片幅SLR,相對的哈蘇也不會推出6X6中片幅TLR。
部份人士認為,Rollei的此一決定造成日後Rollei太晚進入6X6中片幅SLR市場,而讓哈蘇跟日系廠商給瓜分掉了。
但此份協議,也因Dr. Heidecke於1960年死去之後成為白紙。
接著,1964年新上任的總經理Dr. Heinrich Peesel決定要在1966年的Photokina展中推出新的相機。
而新的相機就是---6X6中片幅SLR。
Rollei開發6X6中片幅SLR時,沿用Rollei TLR的操作設計,左側對焦,右側過片的方式,
讓長期已經慣用Rollei TLR的使用者,可以更直覺的使用相機。
而Rollei的開發團隊,也順利的於1966年的Photokina展中推出了相機。
也因此,Rollei的紀念性第一台6X6中片幅SLR---SL66從此誕生。
而也因為是在19"66"年推出了"6X6"的"SL"R,也就成為SL66的命名由來。
Rollei開發SL66花費了350萬馬克,換算成現在價值約為1000萬美金以上。
對於小規模的Rollei來說,是相當高的金額。但也因此看出,Rollei是多麼重視這台SL66。
SL66大約使用1000個零件所組成,除了機身外層的人造皮革外,大約只使用10個塑膠製零件,其餘皆為金屬製。
而在SL66之後,Rollei推出了含TTL測光的SL66E,裝供攝影棚專用的SL66X,和多了點測光的SL66SE。
=========================又是我分隔線===========================
Ok,看完簡單的SL66介紹後,讓我們來看圖吧~!
從塞滿報紙的紙箱中,挖出了含硬皮套的SL66

機子拿起來,挺重的~!比D300+18-200VR重一些

打開硬盒上的鈕扣,噹噹~!相機出現哩~!
接著再打開機身上方的互扣鈕扣跟拿下鏡頭蓋,RolleiFlex的銘版跟Carl Zeiss的鏡頭現身~!
再一張正面分享~!
右側圖,中間的大圓紐是快門速度轉扭,拉開手把的話就是過片跟上快門彈簧
左側圖,後面的大旋鈕是對焦用,下面的小旋鈕是用來打開蛇腹上下移位用~!
屁股圖,打開底片室可以看到上片器~!這次買的SL66底片盒跟上片器的號碼相同~!

底部圖,可以看到機身跟機盒是德國製~!然後Carl Zeiss Planar 80mm F2.8鏡頭是西德製
SL66的特徵之一,採用蛇腹~!
SL66的特徵之二,蛇腹的角度可以作上下調整~!
SL66的特徵之三,鏡頭反接做微距用~!
特徵三再一張
=========================我是分隔線===========================
終於在上上禮拜,有時間出去外拍,在這跟大家分享。
橫濱MM21地區小拍(Kodak 400 TMAX)
自由之丘(Kodak 400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