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tacon K16.東德16mm相機.

Pentacon K16 於 1977 年開發生產上市.拍攝尺寸為 13x17mm 畫面格式.
這台微型相機裝有特殊的 ORWO片盒16或 ORWO-C16 片盒.可拍攝 20張.

這Pentacon K16微型相機.與柯達110 底片或其相機不兼容.以規避柯達專利.
除 ORWO 中心齒孔外.這些 K16片盒還具有柯達齒孔.用於打印機顯影.放大.

該底片包裝中.有黑白負片NP20(20 DIN)和彩色負片NC20(20 DIN).
使用相機底部的滑塊傳輸膠卷.該滑塊與底片之間的 ORWO 中心穿孔接合.

27mm/F8 定焦鏡頭.配備固定光圈.可清晰描繪 1.5m 至無限遠之間的物體。
用天氣符號曝光.太陽海灘:1/250s.太陽:1/125s.多雲:1/60s.陰天:1/30s.及B.

相機配備雙葉片快門.取景器.自動複位計數器.快門線釋放恐.1/4 吋三腳架連接.
帶電子閃光燈接點熱靴.X 觸點為1/125秒.尺寸為 30x57x135mm.重量為 250g.

Pentacon K16為東德-德累斯頓唯一的微型相機.是1978年至1987年間生產的.
在德累斯頓-海爾芬堡的 Pentacon Object 10 工廠.共計生產有 285,000 台相機.

網圖資料如下:


Pentacon K16.東德16mm相機.

Pentacon K16.東德16mm相機.

Pentacon K16.東德16mm相機.
2022-04-20 21:42 發佈
前後一共介紹了16MM底片相機.5家廠牌.

每一家的16MM底片盒都不相容.很傷腦筋.

如果要收集這6家16MM相機.最好有附片盒.

我有收藏MINOLTA 16有片盒.曾經拍過照片.

另外收藏的MAMIYA 16就沒片盒.無法拍照.

另外那三家16MM相機.可就一直無緣收藏啦 !

網圖資料如下:

老何boss wrote:
前後一共介紹了16MM底片相機.5家廠牌.

請問一下,這類底片掃描成數位檔案的話
掃成多少畫素較好?
10多年前相館掃瞄出來檔案雖畫面不小
但顆粒很粗..
hx135cb750 wrote:
請問一下,這類底片掃(恕刪)

以前沒有掃過數位檔.

16MM畫面很小.比110還小.

洗出2X3的照片不是很精細.

所以並不建議拿來掃.
老何boss wrote:
以前沒有掃過數位檔.16MM...(恕刪)

感謝回覆...那這樣拍的照真的只能看大概樣子了
是啊 .想2X3的照片.

大約是名片那樣大.
老何boss wrote:
是啊 .想2X3的照片.

大約是名片那樣大.

有時不知道這種相機到底有何市場?
照片這麼小,最多拍一個人像可用吧..
更妙的是我家1930年代照片居然小到只有135底片大小

我媽媽約1962年在學校門口拍的照片也是只有135底片大小
到底以前的人是如何想的
或許您對攝影經驗豐富可以說明一下
hx135cb750 wrote:
我媽媽約1962年在學校門口拍的照片也是只有135底片大小
到底以前的人是如何想的
或許您對攝影經驗豐富可以說明一下

這個可能在當年大多是用印相為主.

早年記得流行6X6的120相機拍照的.

沒有放大需求.所以都是直接用印相.

然後出現135畫面.也是如此地運用吧 !
老何boss wrote:
這個可能在當年大多是用印相為主.

早年記得流行6X6的120相機拍照的.

沒有放大需求.所以都是直接用印相.

然後出現135畫面.也是如此地運用吧 !

現在想想早年相機貴,大都是去相館人物攝影為主,照片中幾個人拍一拍就夠了
且很多都是3x4照片為主
像我家人1930年代拍照除人物外還帶背景,應該是戶外相機使用底片的性能極限了
不過說到底片和相紙似乎1970年代到1990年代進步好像不少
以家中同一台Canon GIII QL17為例
1973年拍

跟2004年拍

畫面細緻程度有差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