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13年移居到美國,有聽說美國底片較貴,所以出發前我還把底片整理成一箱(大概80卷左右),想說紀錄新生活就不怕沒底片了。
因為住家附近沒有沖片店,有幾次拍了幾卷還拿回台北洗,爾後就只用手機拍照了。
今年搬了新家,估狗附近住家時驚見有間沖洗店(歡呼),於是我把那一箱底片拿出來。
哎~每一卷都已經過期了

我沒有拍過期底片的經驗,這幾天拿了其中一卷Uxi super 200,按快門前估狗一下拍過期底片該注意的事項,大概是降ISO然後沖洗時增感?
因為我的底片機大多沒法改ISO和增減EV所以設定有困難,但後來發現我的Konica番茄機可以設定ISO耶(100~400),於是那卷Uxi super 200我就用ISO 100來拍,然後沖洗時跟店家說增感一格?
美國這裡是洗底片和掃描是分開計價,我就只有洗底片,回來自己掃出影像。
昨天拿到底片了,掃出影像後….真是很有過期底片的味道啊

我知道過期底片的變數很大,不過因為Konica番茄機也是好幾年沒用了,再加上我的掃描機也非專業型的,這麼多的因素讓照片看起來很矮油(不夠亮),於是我還用APP給它修片一下。






這兩天我有在網上買了幾卷新鮮的富士柯達底片(貴鬆鬆),但對於我手上還有幾十卷的過期底片還是想要拍完,可否請前輩用簡單的詞彙讓我輕鬆理解拍攝過期底片該注意的,我的底片機沒有複雜的設定,有一兩台是可以改變ISO值(到ISO 400),不過我有同事有底片單眼,我可以借來拍攝玩一下。
目前我手上有的過期底片大多是ISO 100~800的,有一卷ISO 50,兩卷ISO 800,兩卷ISO 1600
這些過期的底片應該都要降低ISO來拍吧?然後沖洗時再增感是嗎?
現在網上常有高價拍賣過期底片,我是不會做這種事,所以是能拍多少算多少,或者疫情過後回台灣再一次沖洗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