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翻譯有些怪.已適度修改]






作者:Don Goodman-Wilson.[唐·古德曼-威爾遜]
2021.11.16.
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我有幸在波蘭克拉科夫的卡齊梅日(Kazimerz)附近徘徊,在那裡我發現了一個小而有趣的跳蚤市場。作為一個80年代的美國孩子,我一直對蘇聯的文物著迷,尤其是他們的相機。所以這個跳蚤市場對我來說就像貓薄荷。可錫我錯過了周日更大的市場.下次來.
出售的是一系列蘇聯用品,有些是正品.有些不那麼好。還有相當多的相機:FED,Kiev和Zorki測距儀.雖然我擁有木星-9已經很多年.但我以前從未真正擁有過蘇聯測距儀,所以不知道更好,我選擇了一架Zorki-4,它看起來是其中最好的形狀。附上一個骯髒的Industar-50 50mm f / 3.5鏡頭,我匆匆忙忙地忽略了包裝中最不有趣的部分。
我付了50歐元.然後把相機帶回家。就在那時,我瞭解到這些舊Zorkis上的快門機制有一個怪異,如果你調動快門之前選擇一個較慢的快門速度,你可能傷害快門機構,1/30s和較慢的快門速度無法運行,儘管較快的速度或多或少可以正常工作。有一天,我會花更多的錢維修這台相機。
所以,相機顯然沒有處於動作狀態,我更關注這支鏡頭。我高興我做到了將它清理得很好,對焦和光圈機制變得平穩。它缺少一個螺絲,但並不重要。前後玻璃精細地蝕刻,可終身使用,但除此之外沒有黴菌和其他問題。所以我買了一個M39-FX轉接環.將鏡頭裝到我的富士X-Pro3上。
對於保持關注的人來說,技術說明如下:這裡分享的所有圖像都是直接來自相機的JPEG,帶有預設的Provia照片模式 。我會以不同的方式處理.但我想強調Industar-50的特點,而不是現代富士相機的處理能力。
一拿起它,你就會注意到這個鏡頭很輕。鏡頭本身僅為99g,使用轉接環後變成了142g。相機+轉接環+鏡頭的總重量為740g。鏡頭是全鋁結構,裝到我的相機上,重量幾乎沒有感覺。
Industar-50是一支小型鏡頭- 不是最小的徠卡鏡頭,但比已經很小的富士FX 35 / 2小。即便如此,對焦環也大多容易落到手邊。有時我會伸手去尋找焦點,發現它不會好轉。這是因為滾花金屬環太多了.有時我會把對焦環誤認是一個內轉環,它的目的讓我感到困惑,因為它不好轉動。我認為這枚戒指一定是這個鏡頭實際上是一個M42卡口鏡頭的遺物,永久地連接著一個延長管。但大多數情況下,我可以通過感覺找到焦點環。對焦轉環略高於180°,儘管從5m到無限遠約為30°。實際上.我發現它很快就能集中注意力。
Industar-50上的光圈環是鏡頭正面.較難以使用,你必須把相機從臉上移開,才能找到它並轉動它。轉動它也會帶動焦點,因此,如果您已經設置了對焦.必須用一隻手指握住對焦環,用另一隻手調整光圈。
所有我發現最好使用區域對焦技術,而不是嘗試調整光圈並專注於快拍。我花很多時間用M39轉接環仔細校準無限遠對焦,所以大多我把光圈設為f / 8,並將焦點設為2m-20m,結果通常在f / 8下,對焦平滑和漸進,所以即使有點錯失對到焦,Industar-50也包含在焦點內。
濾光環的大小是多少,它沒有標記。如果有人知道,請在評論中分享。雖然它真的很小,在30-35毫米左右。它最初帶有一個套穿式蓋子 - 在我買它之後就遺失了,所以我不確定它的尺寸,
說實話,我對Industar-50的期望並不高。說它超出了我的預期,可能會受到微弱的讚美。現在,X-Pro3的APS-C感測器正獲得鏡頭的最佳部分;我不確定鏡頭在全畫幅相機上的表現如何?這篇文章中的所有圖像都是在我的Fuji X-Pro3上拍攝的,並應用了Provia配置檔來幫助顯示鏡頭的顯色性。
公寓樓特寫
Industar-50 @ f/3.5,安裝在富士X-Pro3上,帶有Provia膠片類比。銳度範例。顏色也不錯。
銳度與您所期望的差不多:中心夠清晰,靜態拍攝時,銳度會擴展到邊緣(但未完全達到邊緣)。
Industar-50會眩光,如果你在明亮的光線附近使用。也不是漂亮的耀斑,而是一道名副其實的彩虹光噴灑在圖像上。進入光線,很快會失去對比度。我沒有裝鏡頭遮光罩,因濾光環小規格讓我找不到。也很難說這種效果是由於這種鏡片原始的狀態。
Industar-50絕對沒有失真的跡象。我住在一個由磚砌建築的城市.拍了一些磚牆照片來檢查。在這裡分享它們. 而且是完美的直線。
陽光明媚的阿姆斯特丹街道。
Industar-50 @ f/3.5,安裝在富士X-Pro3上,帶有Provia膠片類比。看看那光芒。而且缺乏色差。
令我驚訝的是絕對缺乏色差。我嘗試,但我根本無法讓Industar-50創造豐富多彩的流蘇。
顏色有點柔和,但說實話,阿姆斯特丹並不是一個色彩繽紛的城市,所以很難知道鏡頭的顏色何時變得柔和,而不是場景只是單調。似乎沒有任何色偏。我使用鏡頭的次數越多,我就越認為它的演色性相當逼真。上面是同一場景的兩張照片,一張是用Industar-50拍攝的,另一張是用富士鏡頭拍攝的,可以進行比較。
對比度有點低,微描記也很少——微妙的細節往往會變得平滑一些。正如你所看到的,在許多場景中也有很強的光芒。但說實話,我不知道這些效果是否是Industar-50的固有特徵,還是我的鏡頭顯示很多"清潔痕跡"的結果。無論哪種方式,我都喜歡它。
使用f / 3.5的最大光圈,您不會拍攝具有大量散景的照片。我當然還沒有。但是那裡的散景有一種漩渦的感覺,讓你看起來有點頭暈目眩。
在有缺陷的鏡頭上
聽起來很糟糕,不是嗎?有趣的是,我真的很喜歡Industar-50。我沒想到會這樣。我以為我喜歡那種可以殺死一個人的剃刀鋒利和微觀構造。但最近我有一些經歷改變了我的想法。這個鏡頭就是其中之一。
我經常在互聯網上看到一條建議:使用最銳利的鏡頭,最高解析度的感測器/最精細的膠片,你可以在後期添加你喜歡的任何"復古"效果。這可能是真的,但這也取決於你的技能水準,以及是否願意投入大量時間學習和使用後期製作軟體。
按照同樣的邏輯,我們都可以拍攝彩色膠片,並在後期轉換為黑白。這是真的,我們可以。
如果我們對最終產品有一個願景,並找到能夠讓我們以最少的努力實現這一願景的工具,那就更好了。
而且,老實說,我寧願在外面的世界裡拍照,也不願蜷縮在我的電腦前,試圖把所有的滑塊都弄成這樣。我越來越多地發現復古鏡片 - 甚至是損壞的鏡片 - 是獲得復古外觀的令人愉快的機制,這是我所追求的。
因此,在這方面,Industar-50具有備用功能。它是可用的(只是),它很小,它很豐富,而且便宜。
我一直在從事一個漫長的項目,記錄我在阿姆斯特丹的社區。它很偏僻,不是在旅遊亮點上,但我寧願喜歡它。它建於20世紀20年代,是阿姆斯特丹建築設計學院的關鍵典範。雖然許多人看過舊城的照片,它的瘦弱和傾斜的倉庫兼公寓,但很少有人見過這個城市的大部分有自己的氛圍,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地愛上了這種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