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稿的當下,2021年,人類因為中國武漢肺炎疫情所困,雖然底片凋零、數位相機、手機攝影、社群興起這些因素,已然改變了整個攝影體驗與使用方法。但近年,底片機竟有復甦跡象,新增了不少玩家踏入這個領域,選擇小巧美觀的半格機來減少底片花費,更是這個底片復興熱潮的合理選擇。
我這台機型,最早於1962年上市,經由 台灣的Mechanman工作室 巧手整理,算算已將近60歲年紀了!

(Mechanman工作室,位在公館寶藏巖,有興趣學習暗房、底片沖洗的朋友,可以直上粉專私訊預約!)
停產老東西,壞一台就是少一台,很高興它還能繼續發揮功能,陪著主人紀錄影像。相較於原先的金屬銀色機身,已經噴上鍺藍色澤,鏡頭蓋也是我自己另購。但巴掌大的身形,上手沈甸甸,很有那個時代的用料紮實跟信賴感。

關於半格機PEN系列,維基百科這樣寫:
米古美久於1959年推出了PEN的原初機型,這是由日本製造的第一台半格相機。PEN是眾多使用135膠卷最小的機型之一。如一支鋼筆(PEN)一樣便於攜帶,也因此而得名。而在PEN這類半幅相機誕生後,也引起諸多日本相機製造商效仿,推出了自己的半幅相機產品,一度使得60年代有一股半幅相機熱潮。
搭配鏡頭是 32 mm F1.9 (135等效約48 mm),符合生活應用視角,我應該會把它當作Lomo LC-A+來用,不求畫質、首重拍攝樂趣!
裝片也很簡單,旋轉機身底的旋鈕即可打開底片室

裝入底片後,記得把指針歸零,圓形指針將從72開始倒數

雖這麼說,別被我誤導,這台拍出來成像可不差!72張大量拍攝,加上重曝的機能,沖洗出來的影像,可說是層層疊疊、張張驚喜!





(更多實拍 => Go)
總結一下,小巧便攜,老機器妥善率還不差。相較於某些隨身底片機,已經被炒上了天的價格,目前只需NT $3~5,000就能入手,我覺得是這台PEN-D是無負擔輕鬆擁有、使用愉快、成像驚豔的好機器。絕對有洗出一捲,立刻想裝片再拍的必備隨身機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