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126 底片-歷史和現狀.[轉貼]

126 Instamatic Film - History and Status
Posted: 01/25/2019 By: Owen McCafferty

126 底片-歷史和現狀[轉貼]
發表: 01/25/2019 作者: 歐文·麥卡菲蒂(Owen McCafferty)

如果您是1960年代後期的孩子,您的童年時光有很多機會是由家人在裝有126膠卷的可信賴的柯達Instamatic相機上拍攝的。柯達於1963年推出的126格式成為該時代最具標誌性和可識別性的格式之一。裝有黑色墨盒和魔方盒的相機成為假日聚會,舞會,婚禮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所有活動的主要內容。這種方便,精美的膠片格式在上市後幾乎立即受到了普通攝影消費者的歡迎,但是發生了什麼呢?最重要的是,它的未來是什麼?

在了解其當前狀態和未來之前,讓我們首先快速回顧一下歷史。1963年,柯達即將宣布全新的膠卷格式以及一系列與之配套的相機。引入這種稱為Kodapak的新格式(大多數人以其分配的編號126知道)是為了解決當今大多數相機用戶所面臨的問題:消除了將膠卷膠卷裝入相機的繁瑣過程。將此新膠片裝入一個完全獨立的塑料盒中。用戶所需要做的就是將墨盒彈出相機的後部,對其進行幾次纏繞,然後就可以開始拍攝了!它在某種程度上是革命性的。

墨盒中裝有與35mm膠卷相同的膠卷,但是有一些功能使其非常獨特。首先,也許是最與眾不同的是照片的方形格式。攝像機產生的圖像一旦被掩蓋,便為26.5 x 26.5mm。因此,在沖洗和印刷時,該膠卷產生的方形圖像已被當時在消費市場上占主導地位的620和127格式相機所採用,這是大多數消費者已經習慣的。影片的每張照片也只有一個穿孔,位於每個圖像的左下方。攝像頭內部有一個銷釘,一旦與該穿孔嚙合,即可防止操作員進一步纏繞攝像頭。

儘管新格式當時在設計上具有革命性意義,但這些功能使用戶的拍照體驗與普通人已經習慣的有點相似。最重要的是,它消除了大多數用戶不喜歡的必須裝入膠卷的步驟。需要加載127和620膠卷,手動將其拉過相機,然後穿入捲軸。這意味著,如果您正在拍攝一些重要的東西,如吉米的第一步,那麼最好不要用盡膠卷,因為裝卸相機可能要花費一分鐘的時間,如果您坐不下來,則需要更多時間下來做。而且,您最好也不要丟下那卷膠卷,否則捲軸會沿著地板滾動,在幾秒鐘內損壞所有照片。

您可能會問:“ 35mm膠片是什麼?” 人們為什麼不僅僅使用它?當然,它不是在不需要穿線的獨立墨盒中,但仍然很容易!”

這是一個很好的觀點。但是請記住,那是1963年,市場上大多數35毫米相機都很昂貴(甚至是消費型相機),並且主要面向想要拍攝幻燈片的人。對於街上普通的Joe來說,這些相機也相當困難,而且這種格式似乎沒有像127和620這樣的其他大型膠卷在消費者中享有聲譽。這使我們進入了這個故事的下一個重要部分:Instamatic相機。

如果沒有設計具有相同易用性概念的相機,就無法獲得126部膠卷的成功和普及。柯達於1963年向美國人推出了Instamatic 100,它的價格為16.00美元(按2018年的匯率約為140美元。)相機具有固定的快門速度,光圈和焦點,並且內置閃光燈從相機機身彈出。手持AG-1燈泡拍攝閃光燈照片。該相機簡單,製造精良,價格低廉且易於使用。電影膠片格式的完美搭檔,是在考慮相同概念的情況下製作的。

多年來,柯達(和許多其他製造商)繼續製作了許多不同的Instamatic 126相機。一些公司通過提供更改快門速度和光圈以及添加電子閃光燈的能力,涉足了專業消費者市場。

1960年代後期,西爾瓦尼亞(Sylvania)推出了Magicube,這是一種新的閃光燈系統,其外觀幾乎與他們早先發明的Flashcubes相同,但不需要使用電池。1970年,柯達推出了Instamatics X系列-特別是X-15本身就成為了標誌性相機,當人們想到這種格式時,它經常會突然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這種新的閃光燈系統剛剛增加了格式的便利性,進一步擴大了其流行度。1975年晚些時候,對X-15進行了改裝,以接受Flip-Flash系統。
柯達並沒有止步於126格式,而是將Instamatic的概念用作思考攝影和新品牌的新方式。其中包括電影膠片,因為新的Super 8格式於1965年推出,帶有自己的易於使用的Instamatic電影攝影機系列。

1972年,向消費者推出了另一種標誌性格式:Pocket Instamatic,分配了更為熟悉的格式編號110。這些相機在膠卷裝填中具有與126相同的概念,但體積明顯縮小,允許使用易於裝入相機的相機。用戶的口袋。

然而,到1980年代中期至後期,這部電影似乎消失了。1988年,柯達停止生產最後的126台Instamatic相機X-15F,到1999年,柯達完全停止生產126膠卷。所以發生了什麼事?

似乎沒有什麼東西導致126電影的滅亡,而是導致攝影市場繁榮發展的事物的頂峰-有些不那麼明顯。當柯達在1973年推出110格式時,它開始流行,並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變得更加流行。消費者似乎喜歡照相機和膠卷的緊湊性,並且由於後來的型號配備了內置電子閃光燈,因此更加方便。

除了110格式的普及之外,佳能,尼康和美能達等其他相機製造商也在35毫米相機的技術進步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它們變得越來越小,更輕,更易於使用且更便宜。35mm格式被吹捧為可以產生更高質量的照片,並且相機質量更好。

柯達(Kodak)於1982年推出了另一種新格式,即Disc Film(碟片底片),幾乎完全失敗了,因為微小的底片產生了幾乎可笑的,帶有可怕顆粒感的印刷品。突然之間,消費者似乎被35mm可以生產的大而清晰的照片所吸引,到1990年代初至中期,35mm已成為許多消費者的首選格式。

因此,126死亡緩慢。1999年後,柯達停止生產該格式,大多數人轉向意大利的Ferrania電影公司,該公司仍以Solaris品牌生產該電影。但是,在Ferrania在2007年左右申請破產後,這126種供應量逐漸減少,到2009/2010年左右,它開始完全消失。

這將我們帶到今天,即2018年。今天有126底片在哪裡,它的未來如何?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製造商在市場上生產新的126膠卷。但是對於那些想利用他們的樂趣(和便宜買到的)Instamatics的人來說,有一些解決方案。

最新的解決方案之一是FakMatic適配器,該適配器可讓您通過意大利CameraHack製造的3D打印適配器在126相機中拍攝35mm膠片.您可以在這裡的FPP商店購買自己的東西。

如果您無法使用FakMatic,但擁有舊的126盒式片匣,則也可以將35mm膠卷裝入其中並進行拍攝。這有一個視頻,解釋明瞭如何運用.

126底片的未來是什麼?這仍然是未知數,但是該格式複活的最佳選擇可能來自停止了該格式的公司:《費拉尼亞》電影。幾年前,一群熱情的電影專業人士和前僱員通過Kickstarter徹底摧毀了Ferannia電影。Ferannia表示,他們確實進行了打撈,並節省了生產126膠卷所需的大多數舊設備,以免被剔除。他們在這個問題上說的是:

這不完全是最好的新聞,但是有可能-我們必須希望電影界表達他們對Ferannia的支持,以便將來重新引入這種格式。考慮到當今方形格式照片的流行(感謝,Instagram),以及在該國幾乎所有舊貨店幾乎可以買到126個Instamatics的事實,因此126格式可能前景光明!
126 底片-歷史和現狀.[轉貼]
126 底片-歷史和現狀.[轉貼]
126 底片-歷史和現狀.[轉貼]


126 底片-歷史和現狀.[轉貼]
126 底片-歷史和現狀.[轉貼]


[原文資料圖片與影片.請複製連結觀看.中文翻譯怪怪.有略微修正].

126 Instamatic Film - History and Status - The Film Photography Project
filmphotographyproject.com/content/features/2019/01/126
-------------------

關於作者

Owen McCafferty是克利夫蘭人,他從2002年開始就從事模擬電影和靜止電影的拍攝工作,那時他才12歲。 ,他在克利夫蘭的一家公司從事產品開發和創新工作。
2021-05-22 11:5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底片 126
老何boss wrote:
126 Instamatic...(恕刪)

沒圖沒真相!
生死只是件閒事
death0101 wrote:
沒圖沒真相!(恕刪)

已經轉貼原文圖片.

影片視訊.無法處理[電腦功夫太差.請見諒!]

請複製原文網址.
這篇嘉文分享.是我在意外之中.突然找到的.
因為昨日提到.我有看過香港[攝影生活]雜誌.

曾經介紹過底片外裝的126相機.可能是唯一.
故而特地花一些時間上網搜尋126相機資料.

卻沒有找到自己想找的資料.反而見到這篇專文.
大概看完內文後.認為值得介紹給網友.特來轉貼.

以上簡單說明.
生死只是件閒事
death0101 wrote:
是這篇嗎?https(恕刪)

謝謝!

也有其他視訊介紹.

126片匣裝35mm膠卷

35mm Film in 126 Cartridge

資料圖片參考如下:






在126Instamatic相機中拍攝35mm膠片-盒帶重裝
老何boss wrote:
謝謝!也有其他視訊介(恕刪)

126相機,對我來說真的好陌生,
記得開始玩底片機時,就只剩下135了,
果然我在底片機的世界還是幼稚園等級,

不過說實話我對126底片的複產並不抱什麼期望,
消費市場永遠決定生產市場,在這底片式微的年代,
除了部份老一輩的人出於對老式相機的特殊感情
對126還會情有所鐘,對大部份的人來說與其用126
還不如直上120!反正現在120底片也沒比135貴多少,
說真的也是要感謝底片的式微,現在只要極底的代價
就可以欣賞到珍貴的中片幅相機的畫質,真是太划算了!
生死只是件閒事
另外有一種126裝135底片的方式.

類似即可拍那種的方式.裝135底片.

已經改裝135底片的126底片舊片匣.

資料圖片.參考如下:

death0101 wrote:
126相機,對我來說(恕刪)

其實會想在玩底片相機.
主要是一種懷舊的情境.

還有用手動捲片.操作的快感.
老相機要改裝底片.也有妙趣.
老何boss wrote:
其實會想在玩底片相機.
主要是一種懷舊的情境.


其實我也曾經,經歷過底片的黃金年代,
只是那時還是學生的我卻全然擁抱數位科技...
直到大學時進入底片社團,才開始重新接觸底片

為什麼在這只求速度的現代快餐文化時代
反而讓我對底片流連不去呢?
我想不單純是因為底片它有溫度、有故事、的成像
最重要的就是我對底片始終有著一種難以割捨的懷舊情,
因為那些陪著我們長大,從老爸肩上卸下的底片相機,
每一台都承載著我們美好的往日時光,和那些一去不返的童年回憶!

生死只是件閒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