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都是用數碼單眼,但有一次跟好友旅行試過他的底片相機,感覺挺不錯,而且剛好妹妹也有這個興趣,所以想入手一台
做了一些Research,暫時看上Pentax SPF跟Nikon F2 (暫不考慮FM2,已經被炒到不合理的價錢)
我預計較多邊走邊拍,所以SPF比F2輕這一點很吸引,可是Nikon的相機好像更耐用,也更容易找人換零件
但相機畢竟都只是裝底片的盒子,重點還是在於鏡頭跟底片
雙方的鏡群也挺強大,不過我聽說M42雖然很多鏡頭,但因為年代久遠,那些鏡頭的成像也許會失色不少,不知道是真是假
第一支鏡頭我是想還是先買最泛用50mm f1.4
單從這個焦段來看,SMC takumar 好像比 Nikon的好
不知道各位大大會推薦那一台呢?
相比起來Nikon至少還可以多插些不新不舊的鏡頭
不然一顆稍舊的鏡頭下去可能馬上對底片失去信心
FM2的操作感無可取代下不如各退一步試試FM10
最怕猶豫不決什麼都沒拍到,不如週末即可拍先拍

















F2是系統相機,不論觀景窗(包括各種/各時期測光表)、對焦屏、視力矯正片都可任選合適的型號、甚至可以加裝自動光圈推動器(EE Coupler)變成快門先決自動,和一般老相機完全不是同一級數的產品。
即便不談另購的附件,光說機體本身F2就有明顯優勢,例如快門最高1/2000(SPF 1/1000),1/80-1/2000之間可無段調校,這在機械快門相機中極為罕見;且為整片鈦金屬質料,保用次數20萬次,在當年為業界之冠。F2捲片桿轉動角120度且可分割捲片,眼不離觀景窗拇指微動數次即可完成上片極適合抓拍;一般業餘機都是一動式(one-touch)135度、有些老相機甚至達142度,很容易一次扳不到底、快門按不下去錯失時機。觀景窗視野率100%也優於一般對手不少。
另外,Nikon F環一直沿用,F2不一定要配AI鏡(AIS就更無必要刻意去追,那是F2停產多年後的產品,其特性F2完全用不到),可依看中鏡頭的年代選合適的測光頭,純尖頂無測光頭的各時期鏡頭都能裝。
1.Nikon機械相機,只要F環鏡頭帶光圈環(AI、AIS、AF、AFS)都可用,可用鏡頭涵蓋底片機後期鏡頭,焦段可至14mm~800mm。
2.除自家鏡頭之外,Leica R鏡可改接F環Nikon機身,僅需購買R改裝F接環套件,即可用Nikon機身體驗Leica R鏡,不過,改鏡一定沒有原生方便,而且要視鏡頭不一定都可改,網路幾乎都可查,也無須擔心。
參考:R鏡 改成nikon接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