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消一會,我便拿著500C/M出門了,正好可以測試一下之前提到被修理好漏光問題的機背。把它裝上了一卷Pro160NS,就在家附近散步。

一直走到柴灣地鐵站旁,向前望便可以看到從前的柴灣工廠大廈,是香港碩果僅存的一座H型建築設計的工廠大廈,現在已經改建成為公共房屋,讓人居住。

在地鐵站旁的柴灣公園繞了一圈,足球場的龍門架、籃球場的籃框、網球場的鐵閘都因為政府的抗疫措施而封上膠條,減少人群聚集。在公園的另一角,有瓦遮頭的涼亭下卻有十餘人在聚集,下象棋這活動反而沒有受到影響。

沒有目的的走著,然後不知不覺又來到一個熟悉的地方,漁灣邨。

經過這裡,純粹覺得這個角落的光影有點特別,如果加上路人的話,構圖應該會不錯。然後我帶著這個想法蹲下來,等了數分鐘,我最期待的畫面出現了。

上一次來的時候都在拍這屋邨的建築面貌,這次拍一些邨內的的居民特寫小品,邨內的休憩空間,大多數都是老年人為主。

邨內零食雜貨店的貓店長,這張前陣子在Instagram分享時,意外地收歡迎,觸及率也比其他的相片高很多,真的搞不清楚這軟件的演算法是怎麼一回事。

走著拍著,不消兩個小時,就這樣拍完了一卷。
如果想看更多我的攝影作品,可以到我的Instagram / 部落格 / Flickr。感謝收看!
延伸閱讀:
【分享】滿足那虛榮感與里程碑的紀念 - Leica M6
【分享】帶上中幅底片出遊 - Hasselblad 500C/M x 日本四國之旅
【分享】那年擁有的第一台底片相機 - Olympus OM-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