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洗4*6照片,數位與傳統

一直遲遲不敢購入dslr的原因,是洗4*6照片,不確定能否和底片機一樣濃郁的色彩。

其實底片(負片)洗4*6照片,現代的數位機台沖印,也是被加許多料,失了真。
親自比較ais28/2.8; contax d28/2.8; non-ai 35/2.8去士林官邸拍一些花草樹木,
是有差距,但真的很小很小,拿一公尺以外看,真的看不出差別。
non-ai 35/2.8(單鍍膜)略看的出色種不足,較淡、較不銳利。

但是,拿富士的f40隨身數位機去洗4*6照片,一張5元,爛到想丟掉!
電腦上看起來是不錯,但洗出來就是爛!沒有層次感、顏色怪。

如果選擇nikon d40會好些嗎?以洗4*6照片為前提。
2008-04-09 17:05 發佈
底片用不同鏡頭拍攝,如果要看出差異,
建議用正片比較,如果不拍正片,只要鏡頭不太差的效果都可以了。

現在數位機身D40好像停產了。
用買D40的那些錢去買底片都應該拍到爽吧?而且也不用擔心畫質問題

日常拍照用DC就OK了
我的經驗剛好相反! 現在沖洗店都不太會洗底片了, 常常顏色都不太對, 有色偏又不太鮮艷. 反倒是數位拍的, 電腦看起來顏色是如何洗出來就是如何, 即使是DC拍的, 在4X6之下也不會比DSLR[拍的有差多少. 有時讓我懷疑: 這麼辛苦的堅持底片負片是要幹甚麼?

Monte920 wrote:
有時讓我懷疑: 這麼辛苦的堅持底片負片是要幹甚麼?


所以我現在幾乎不太拍負片
心理沒一個底...
只好多拍拍正片或是黑白片了
我是Hiroyuki
小弟對Monte920兄的看法表示贊同
今天拿回了八捲底片,專程送去拍賣上的一家沖印工作室,沒想到深深打擊了再拿起底片機的自信.......
當然有人會說 "找一家專業的不就好了?" 可是真的不是那麼容易.....
今天板上的文包兄PO了一篇文章,對他色彩管理上的堅持真是佩服,如果每張底片的處理都能同樣用心,那該有多好。http://www.mobile01.com/newsdetail.php?id=5363
同前面幾位說的, 拍底片要比較鏡頭和輸出差別, 請愛用正片。
現在底片處理也都是數位機台在做, 傳統放相的店家已經少之又少了。

至少正片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即使給不同人看, 其中的差異值也是一樣的。

反倒是數位相機輸出和店家間溝通好, 就能洗出自己想要的相片,
對這方面有要求的話, 一定要自己去溝通, 沒法溝通就直接換一家洗都沒關係,
輸出的是自己的東西, 花錢也要花得值得才行呀~
底片討論到最後總會提到正片
因為負片最大的缺點就是實在看不出來它實際的影像是什麼
店家掃瞄時加了什麼料無從得知
正片洗要找好店家還簡單
但掃瞄又是另一個痛苦的來源
自己掃,掃瞄器貴,少,又花時間
店掃,品質又不佳,現在都在玖華掃,顏色較正常,但常脫焦(明明幻燈機看清楚的很)
而且底片貴,沖掃價格也高出負片很多
所以我還是以用負片為主

或許樓主是偏好底片味,喜歡折磨自己
就留下繼續供養這個日漸萎縮的底片市場吧

問:台北哪裡有好的沖"掃"正片的店家.....滾桶不算...太貴啦
krisca wrote:
或許樓主是偏好底片味,喜歡折磨自己
...(恕刪)


正片用Lupe或幻燈機觀賞,數位要超越還要廠商繼續努力,
不過這種看片的方式只能爽到自己,不是折磨啦。
底片還是有它的特殊吸引力,
用上手了,就很難戒掉,
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
就算用底片也要趕上時代,
那就是用要充份利用數位的好處和底片的優勢,
所以呢?
就是要自己買一部好一點的底片掃描機,
也就是將負片數位化這一塊工作,自己來做。
通常所謂的失真,都是發生在類比訊號轉數位訊號的過程,
數位轉數位,通常比較沒有失真的問題。
所以,花錢買一台底掃比較實在,
說真的,就算是加上買底片掃描機的錢,
玩底片似乎還是比玩數位單眼便宜。
而且我發現底掃和機械相機幾(現在居然還開始漲價了)乎沒有折舊跌價的空間,
用了幾年下來,似乎C/P值反而比較高哩。
阿男的空白筆記本 http://nick621116.blogspot.com/ 一個屬於大家的園地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