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Rolleiflex 135片幅 可換鏡頭相機

最近想要找一台純機械的相機
爬文發現Rolleiflex有出135片幅的相機
外型跟整體質感很符合我要的感覺
不過台灣網路上品項不多 資料頗少
SL35,SL350,SL35M, SL35E
只知道有新加坡製造跟德國製造的
有前輩可以推薦的嗎?
2019-01-07 2:02 發佈

2+2=5 wrote:
最近想要找一台純機械...(恕刪)


機身好找,哪裡製造無所謂,鏡頭素質也不錯,有些還是銘鏡,但因是QBM接環,較冷門,所以鏡頭較不好找...(本人輕度使用中)
眾所皆知, 1970年代F&H社的機器最好不要碰, 原因在於其將工廠外移至新加坡, 而新加坡的金屬鑄造能力低落, 零件容易斷裂崩牙. 就算是德國組裝的產品, 仍然使用新加坡零件. F&H社的製造品質本就非屬頂尖, 經此外移更顯低落. 由新加坡組裝的sl-35幾乎都要經過維修站重新組裝才能使用.

當然, F&H社的設計能力一如往昔的優秀, sl35系列是用來接收原m42相機的使用者, 除了機身上的qbm接環, 還推出m42轉接環, 可使用m42鏡頭. 而sl-350在設計上更是優越於pentax spf/fujica st701等m42銘機, 只可惜零件品質無法彰顯其應有的可靠性與耐用度, 即使在德國組裝也無法挽救.

至於sl-35m, 那是原voigtlander人員開發, 設計上就不比35/350, 加上在銀行控制下嚴格控制生產成本, 零件品質更加低劣, 再加上新加坡粗製濫造的組裝, 可說是一場災難.

而e型是電子機, 不是機械相機.

總體來說, 1970年代F&H社的機器就跟鐵幕中的東德產品差不多.


JonSnow wrote:
眾所皆知, 1970年代F&H社的機器最好不要碰, 原因在於其將工廠外移至新加坡, 而新加坡的金屬鑄造能力低落, 零件容易斷裂崩牙. 就算是德國組裝的產品, 仍然使用新加坡零件. F&H社的製造品質本就非屬頂尖, 經此外移更顯低落. 由新加坡組裝的sl-35幾乎都要經過維修站重新組裝才能使用....(恕刪)

原來F&H社還有這樣一段歷史典故
聆賞您的分享,又學到寶貴的一課!
生死只是件閒事
death0101 wrote:
原來F&H社還有這...(恕刪)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羅萊35.

結果只收藏一台A26零件機.

120雙反機.一直無緣擁有.

以上參考.
***********
網路資料圖片如下.


什麼是“F&H社”...?
是代工廠嗎?
網路查不到...

jill1124 wrote:
什麼是“F&H社


全名是werkstatt fur feinmechanik und optik, Franke&Heidecke. 因為名字太長, 所以簡稱F&H. 我在"機械相機介紹與評價"一文中有簡介該社之發展.

老何2738 wrote: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羅萊35.
結果只收藏一台A26零件機


rollei 35 和 a26剛好都是 Heinz Waaske設計, 他在wirgin工作時還設計了m42銘機edixa reflex以及使用16mm底片的edixa 16, 有機會可以加入收藏, 其與設計出olympus pen的米谷美久並稱一代怪傑.

JonSnow wrote:
rollei 35...(恕刪)

JonSnow 大的博學多聞.令人激賞.

感謝您的分享喔.
老何2738 wrote:
JonSnow 大...(恕刪)

忽然想起.

羅來還有一台A110袖珍底片機.

有人稱為間諜相機喔.

01版友稱掌中小相機.有發文介紹過.

Rollei A110掌中小相機

作者丑爺文章裡面有介紹
************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