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stor wrote:想問大家 除了裁切之外 還會再做其他後製嗎?(恕刪) 當然要!不然為什麼你拍的底片和別人拍的怎會差距那麼大?其實底片數位化過程就是一個後期的過程,誰也不知道店家掃描器色罩下到底隱藏的是什麼色調?在這底片式微的時代又有多少店家有在注重色彩的校色?曾經送掃同一家店兩回,兩回顏色調性都不同,送了第三回我又獲得了第三種色彩...monstor wrote:還是保留原汁原味的呈現?...(恕刪) 有時候看到一些店家用泛黃的老螢幕幫客戶調色,到底能夠保留多少底片的原汁原味?老天知道!
有一次因為135底片掃描後,看到一些畫面錯誤,問老闆說是機台硬碟有問題造成的,說要幫我再掃一次。結果兩次掃的亮度有差,底片沒有壓平,看起來變形程度也是不同。用底片拍有時比數位還需要校正、後製,不然每次結果都可能不同,某些應用會煩死人。
通常底片的寬容度很高,如果要將細節全部表現出來會讓對比過低。所以店家通常只會掃出一部分的色階,但店家選出的色階是針對所有底片的,不是針對單格的照片。所以如果想讓呈現自己想要的畫面最好還是自己掃自己調整色階。如果想要在向紙上作輸出更要再做軟打樣,更何況就算是暗房的放像我們還是會作加減光等後製。不論暗房還是數位暗房後製都是很重要的功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