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mo LC-Wide 教會我的一些事

我必須承認,以前我聽到「LOMO」這個詞的時候,我是非常對於其嗤之以鼻的。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與這詞相對應的通常都是那些正片副沖、超大暗角、超重飽和度的畫面。我非常討厭那些所謂的「特色」,而我用過LC-Wide之後還是並沒有擺脫掉我認為這些「特色」都能用我的手機濾鏡後置出來的看法。

但是,用過LC-Wide之後反而讓我明白了為什麼Lomography會有它的狂熱信徒與愛好者。

請容我解釋。

讓我們誠實相對吧,這台相機實在有夠丑的。非常的醜陋和簡陋。雖然我不想隨波逐流地叫它「玩具相機」(因為我與Lomography相處了一段時間,好像從來沒有聽過自家人叫他玩具相機),但是LC-Wide不管是看起來還是摸起來真的就像是玩具一樣。

LC-Wide是我過手過最有趣的膠片相機之一。小巧的機身卻是Full-Size而不是半幅,配合一顆17mm的Minigon超廣角鏡頭,這簡直令我不敢相信。畢竟一顆超廣角鏡頭在各家的卡口上不說價格,體積和重量肯定都會超乎隨身的概念。







我是以二手價格3萬日元不到買下這台LC-Wide的。我到現在也並沒有反悔過買下它。

Lomography使用的這顆Minigon鏡頭反差非常好,但是也有我預期中的超大暗角。畢竟這種質量也不可能塞高價鏡片來抵消光學上的不足。

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卻愛上了拿這台小相機拍照的感覺。別誤會,我說的並不是我喜歡那些被玩爛了的「LOMO濾鏡」,而是從根本的使用感上,我對它愛不釋手。









LC-Wide小到可以直接塞到我的牛仔褲口袋。它輕到有的時候我還會忘了我口袋裡面塞著一台相機。

用法也超簡單,它只有兩個區域對焦的滑竿:0.4~0.9以及0.9~無限遠。這並不困難,想像一下0.4~0.9大概是一隻手伸出去的距離,然後0.9~無限遠是超過一隻手的距離,這樣就行了。這筆LC-A+真的相對容易許多。有的時候甚至比有自動對焦的相機還來的靠譜和簡單。

有些人可能還是會對於區域對焦有排斥感。我懂得,我也會,所以我對PEN系列的隨身相機以及Rolleiflex的Rollei 35系列也不太感冒。LC-Wide不一樣的是它的17mm鏡頭因為超廣角加小光圈的原因,景深非常深,幾乎不需要擔心脫焦或者構圖各種切來切去。

我明白這可能會聽起來特別刺耳,畢竟「攝影」有的時候也是一門精細的藝術,但是我用LC-Wide拍照的時候甚至常常不太考慮構圖。我只需要考慮... 哦,不對,我幾乎就是單純地按快門而已。

















有人會問:「那構圖怎麼辦?」、「那光線的拿捏呢?」

其實我覺得能以最快的速度拍下我覺得眼前我有興趣的瞬間,比我慢慢對好焦、用什麼黃金比例三分法之類的構好圖了再按快門,更適合我的習慣。我不需要擔心AF沒中,只需要接受它偶爾的低快門速度抖動和超有個性的鏡頭就好了。我還沒有提到它也能夠玩重曝、玩正方形比例呢。

LC-Wide其實是一台充滿著樂趣、卻又很實用的膠片相機。是一台可以讓使用者從很多拍照的「規則」解放出來的一個工具。至少對我來說,它確實蠻有趣的。
2016-09-13 12:1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Lomo LC-Wide 教會
享受拍照,留下當下的感覺,這就足夠了

拿台自己所愛的相機去拍

這種感覺 就是滿足

感謝你的分享
我的相機:Gh6,Gh5s,Gh4,一堆老機機

Chiaki_Insignia wrote:
我必須承認,以前我...(恕刪)


Lomo也不一定要弄的很Lomo啊

只要有心去發現,Lomo也可以拍得很美!

生死只是件閒事
Chiaki_Insignia wrote:
有人會問:「那構圖怎麼辦?」

樓主美拍

這種機器配400度負片最棒了
不用管光圈快門對焦
只要管構圖的感覺真好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樓主的照片好有溫度。
比起一張精美無瑕疵的數位照片,
一張帶有溫度與厚度的底片照會讓人更有感覺,
雖然掃底的數位檔多少會讓底片的細節跑掉,
但拍攝當下的氣氛還是能夠保留的很好,
感謝分享。

Chiaki_Insignia wrote:
我必須承認,以前我...(恕刪)


這種淡淡的色調
感覺真美啊~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oxsoul/
wow i like your photos hahaa!!
構圖、光線什麼的,來到極致就是一個「制約」的概念,
雖然看起來會很精美,但是常常也只是守規出來的垃圾。

用數學的角度來理解:

3乘3分之1,可以證實1=0.99999⋯

3乘3分之1 = 1
3乘3分之1 = 0.99999⋯

3分之1 = 0.33333⋯
3 x. 0.333333⋯ = 0.99999⋯

我認為與其迷失在1的過程中,
更應該重視 0.99999⋯的無限想像。

1是卓越技巧,是已知結果的終點,
0.99999⋯則不同,它是超越技巧之外的內秀,
用老子的話來形容叫「大巧若拙」。

離開1的思維,才能看見無限大的未知世界。
http://www.northzart.com.tw ; http://northzart95.pixnet.net/blog
也可以玩玩這台 Konica Waiwai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166175
雖然不太好找,不過這是最有樂趣的即可拍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