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刪-
freyalai wrote:
裝了MD-4之後,F3...(恕刪)
是的 所以我那時候是沒有接md-4把受測試相機上的快門鈕喔
jenhoxen wrote:
想辦法找一個MF-6B...(恕刪)
之後我再來找找

*以<50mm鏡頭而言,F3的安全快門可以降至1/60秒,照片放大後仍可接受,FM2則在1/125甚至1/250秒,原因很簡單,F3橫移的快門比垂直的FM2快門簾幕震動小非常多。 F3稍重的體重與鏡頭形成的重量配比對我而言,沒有造成不適,可能要在裝上望遠大砲時才顯著。
**F3的過片撥桿是我覺得Nikon 底片相機中最滑順、舒適的,工作長時間使用大拇指相對不疲累。
***F3有AE-L功能,對我而言十分方便。許多使用F3的朋友可能忽略了這功能。
****我同時有FM2與F3,經過多年使用,未經撞擊,機身外觀上FM2顯舊,而F3仍能乾淨漂亮(mint),猜想是塗裝、材料等之差異所致。
*****用家如果只有FM2而且使用感到滿意,F3可能意味著可以增進拍攝工作上的效率(有光圈優先+AE-L);如果只有F3,其實如果並非在極端溫度下進行拍攝工作,備妥足夠電池後出勤,F3一樣可如磐石般的被信賴。FM2的純機械工作設計除滿足收藏者的安全感外,也有著類似號稱300M防水功能的機械表的安心體驗,畢竟,絕大多數的用家,極少需要類此overspec的功能。
結語,選擇工作上需要的相機,有時重點不是相機優點的比較,而是選一台沒有不能接受的缺點的。
當我出社會工作時,先買FM2的主要原因無他,就是價格。當時只看過型錄的我,比較過規格、功能、口碑,不明白為何F3要價約是FM2的2.5倍。
*相對FM2合上過片撥桿就能關閉電門避免意外擊發快門,F3則須另外用右手食指發力撥動在快門按鈕下位置並不順手的旋鈕開關。相比FM2的操作更直觀,到現在仍不知道F3的快門鎖設計是基於何種考量就是了。
**與FM2不同的,F3裝片後在底片計數器未達「1」之前,並不提供測光功能(應是不想讓使用者使用前幾張底片),有一說是對底片需要交付給其他人如編輯後續使用的情形而言,裝袋後前幾張的底片在標示/辨認位置上容易在與編輯溝通使用時混淆所作的設計。只是現在底片騰貴,最前面的2-3張底片仍然是可用的珍貴資源,使用上只要有適當的測光表或app便不再困擾。
***後來雜誌社借給我社內用的F3,使用後我才理解為何F3為何如此開價,拿到F3立刻進行將報紙貼在牆壁上做橫平豎直構圖拍攝練習時,發現F3 100%視野涵蓋與明亮的觀景窗對於精確構圖省力不少、降低我在拍攝與後製工作的loading,相對於FM2有著無可替代的幫助。
****愛惜與妥善使用相機,時間會改變很多事情。使用結束後請不要再拉過片撥桿上弦加壓,已上弦者也請擊發快門釋放上弦的壓力,不然保存時一直處於上弦加壓狀態,經過長時間後再使用有可能導致快門不能擊發或過片撥桿不作動等故障。另外,預計長時間不用時也請卸下機底電池。
*****AE-L在此,按住直到擊發快門即可,有讀者問到這功能的操作位置。我是使用右手無名指操作。

Last but not least, for every F3 user who enjoys shooting, film keeps F3 aliv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