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菲林的美好只有玩味過才知道"
我的高中同學借我玩leica M6之後,我第一台的底片相機是leica M6
拍了幾卷之後我以為leica應該就可以滿足我了(之後還入手了七枚,八枚)
某天我那高中同學帶了一台雙眼相機來找我,還拿120的正片給我看XD
當我把TLR拿在手上看著那大大的觀景窗,我知道我又一次被推坑了XD

第一次把TLR拿在手上,只能用古典兩個字來形容
而rolleiflex 2.8F在60年代把雙眼相機推上高峰,一直到1980年才停產

由於是腰平取景相機,所以在取景的時候必須低著頭
至於為何是雙眼在於上面的鏡頭是取景,下面是負責拍照的

TLR中片幅相機採用120底片,這種底片比常見的135底片大了快四倍,
一捲120底片在6X6相機只能拍攝12張,所以每一次快門都很燒錢

再腰平的世界裡是左右相反的,構圖要更加小心
而且相較於其他中片幅相機除了輕便外,快門採鏡間快門
沒有了反光鏡震動的關係,安全快門會比哈蘇,P67等中幅相機低,更適合低光拍攝。

搭配zeiss planar 80mm F2.8的鏡頭(也有Schneider Xenotar80 F2.8版本)

富士PRO400H
那來看看拍出來的感覺吧

富士PRO160
由於腰平的關係,水平取景總會讓人抓不準,所以慢慢來調整水平

kodak ektar100
120底片由於片幅較大,所以F2.8景深就很淺了,
也因為片幅大所以畫質更細膩

富士 RDPIII100
尤其是拍120的正片,只能用感動來形容

富士 RDPIII100
記得逆光一定要上遮光罩

kodak portra160
陰天的表現也非常細膩

富士 PRO400H
光圈全開的表現

富士 PRO400H
由於沒有反光鏡,我可以手持1/30秒拍攝

富士 RDPIII100
如果喜歡底片,一定要來玩玩中片幅,體驗中片幅的細膩

富士 RDPIII100
現在中片幅的價格只能用破盤來形容,買台日系機也是個選擇

富士 PRO400H
6X6正方形構圖

富士 PRO160

富士 PRO400H

富士 RDPIII100

富士 PRO400H

富士 PRO400H

富士PRO160
如果"菲林的美好只有玩味過才知道"
那"中片幅的細膩,也只有玩味過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