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個離我們不遠的國家,在台灣,隨時都可以接觸到,所謂日本的事物,最簡單的,御飯糰就是日本的食物。
認識,不代表熟識,也不會因此長見識,所以我背上背包,要來會會這個最熟悉的陌生國。
說實在,我並沒有辦法具體得告訴你,日本所看所吃所玩,這些是要自已去體會才能得到,而且在資訊爆炸的台灣,我更不需要浪費你寶貴的時間來看這些早已太多的訊息,所以我要讓你瞭解的,是透過我的眼睛,透過我的腳步,透過我的思想,所過濾出來的感覺。
每個人的腦容量其實差不多,隨著時間行走的公式運作,不斷裝進新的東西,丟掉舊的東西,我們只能留住過程所產生的印象,當下叫做記憶,日子久了就變成回憶,回憶會騙人,尤其是美好的那些,所以我用感覺來紀錄,雖然比模糊的回憶更迷濛,但卻更可靠更美麗。
因為追求,所以拘謹,因為沉著,所以怒放,精準得佈局後,再狂爆得失控,這是我看到的日本。
我用建築和食物來輔助說明我的感受及對日本的認知。
遠看城堡時,看見了精緻,近看城堡時,看見了狂傲。
建築是表現文明的代表產物之一,由建築看文化和歷史,是最正規的方法,城堡,是我最响往的日本建築,工整簡潔的線條,精密的格局分部,就像是武士站立,但卻是手握刀柄,澟然傲視,不怒自威。
我愛吃,是個標準的吃貨,因為吃,可以透露出太多的人文線索,因為吃,可以直接得到人文淬煉的美好。
我當然可以告訴你,日本米Q彈不黏牙,穀味飽滿帶甜香,手工麵條麥香濃,咀嚼在嘴裡,和著湯汁,層層堆疊而成的滿足,饒富玩性。
但也只有自已親自吃了才能化為自已的感受。
所以我會跟你說,在拉麵店裡,你看得到師傅甩麵時的巧勁和專注,看似隨意卻拿捏得宜得和入高湯,端到你面前的是一碗自信,自信不僅來自於整體員工的精神抖擻,也注入了整間店所築成的氣氛。
很多人說日本拉麵很鹹,但我覺得,單用一個字來詮釋,不僅不足,而且狭隘,以我的觀點來說,日本拉麵的湯頭是濃,是濃縮而成的精華,而且甜甘鹹香皆俱,這不是我們所說的重口味,因為他不是靠調味料去做出來的,而是食材去熬煮出來的,用心去感受日本的拉麵,僅管與台灣習慣的口味不同,但只要肯用心去品嚐,那種天然回甘的滋味,是絕對會成為你的體會的,而不只是一個印象。
吃第一口拉麵時,吃到了凝聚,回味第一口拉麵時,回味了心力。
框裡的大阪城下,框住了不同時代

明石城公園外的兩個游客

從石頭甜甜圈看明石大橋

神戶港上演的,飛逝的歲月與堅固的文明

旅者的心如同摩天輪裡奔躍的狐狸,比較著自已的內心與外面的世界

神戶UCC博物館裡的咖啡廳,精彩的手沖咖啡和精緻蛋糕,陪伴片刻的懶散

奈良公園裡的模特與歌手

屁股模特兒的驕傲

京都的過曝之一

大阪的夜景前夕

溫柔陪伴 旋轉浪漫

天橋立給我的太極意像

高野山的楓葉蓋不過鳥居的風頭

高野山的主角與配角

林木的氣息滾動襲來,停不下來的樹濤

慢慢得,仔細得,拼湊舖排,好吃的來源不止食材,還有大量的愛,在這江戶前的壽司小店,吞嚥著堅持的傳統味道

大阪城下的懶懶貓

有馬溫泉一帶的產地啤酒
泡完温泉喝啤酒,果然不錯

準備起飛的姬路城

因為看到的人,所以感受到的事物,壓抑著,咬著牙的。
我會再去日本,再去多看看這個每樣事物都超出忍耐範圍一點點的國家…
螺絲在鎖緊與鎖到崩牙之間的小區塊,是我心中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