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有一部兒童玩的菲林相機,就是什麼也不能調的那一種。然後我最近想買一部Olympus trip 35,但是看它拍的樣品照片,細緻度好像很高的(很少顆粒)(相比我的玩具相機)請問各位大大,菲林相機的質素是視乎相機和鏡頭,還是菲林呢?我想拍出來有顆粒感,那麼買Olympus trip 35適合嗎?謝謝
LHY* wrote:我想拍出來有雜訊的質感,那麼買Olympus trip 35適合嗎?...(恕刪) 要雜訊還不簡單,一般小CD ISO 開到12800以上保証雜訊滿天飛,不過雜訊只能用"慘不忍睹"形容,沒聽過什麼叫"雜訊質感"?底片機的話感光度越高其感光粒子就越粗,不過那不叫雜訊那叫"顆粒",很多人喜歡這麼顆粒感的東西,有時還會被認為是一種底片特有的"FU"!
http://homepage1.nifty.com/fukucame/trip35.htm発売年:1968年レンズ:D.ZUIKO 40mm/F2.8シャッター速度:1/30~1/250秒サイズ:116×69×56mm重量:約410g電池:セレン光電池当時価格:14800円快門速度 自動 兩段速度:1/30 與 1/250 sec,手動時 1/30sec光圈 F2.8 - F22對焦設定 區段對焦 (4 段:1m,1.5m,3m,無限遠)最短對焦 1公尺曝光 程式自動曝光電力供應 光電池 (免安裝電池)感光度 手動 (ASA 25-400)重量 435g尺寸 116 W x 70 H x 57 D (mm)其他 無自拍器,觀景窗有光線不足指示燈你覺得他的樣品照片,細緻度好像很高的(很少顆粒)<<< 是因為這才是正常曝光的照片你本來的玩具相機 什麼都不能調 所以當你曝光不足的時候 相機也是讓你直接拍出曝光不足的照片曝光不足的照片 就會有很明顯的顆粒但只要是底片拍得都會有顆粒形成 所以不管你買哪一台也是可以有顆粒感只是那個顆粒是正常情形的顆粒感還是曝光不足的顆粒感(顆粒粗細會差很多)如果你喜歡顆粒感比正常曝光的再明顯一點 但又不要是曝光不足的照片 可以用增感的作法來拍就是感光度你調400度 但是你裝200度來拍 送去沖洗的時候跟店家說要增感一格....或是感光度你調400度 但是你裝100度來拍 送去沖洗的時候跟店家說要增感兩格....增感兩格的對比和顆粒又會比增感一格來的效果明顯不然就是直接買400度以上的底片
LHY* wrote:我想拍出來有顆粒感,那麼買Olympus trip 35適合嗎? 挑相機不如挑合適的底片這篇可供參考:自沖 AGFA APX400 很對味的顆粒『最近有人拿了AGFA APX400給我昨天拍完馬上沖洗晾乾後掃進電腦一看對比較為濃烈暗部的顆粒堆疊猶如炭筆畫般的迷人或更甚之我一整天以原尺吋於螢幕觀賞整個人沉浸在這些顆粒的變化中無法自拔這兩年一直試著用數位器材模擬黑白底片之感越來越發現不大可能因為這些底片粒子是活的活到令人嘆為觀止縮小後或許分不出數位或底片但放大時 就完全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