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底片自行掃描的問題

各位前輩好,我是剛踏入底片機領域的新手

拍了幾卷之後送到店家沖洗,剪回來的底片想說自己試著掃描看看

相機:Canon AE-1
底片:x-tra 400
掃描機: Microtek ScanMaker s460+燈箱


掃瞄電腦設定參數:

掃描來源:正片模式(因為負片掃出來的色差非常誇張)
顏色模式:RGB色彩
解析度:2400dpi

結果如下

掃起來的原始檔
底片自行掃描的問題

進Ps調色後
底片自行掃描的問題

Ps使用負片效果轉換,然後用色階功能處理,做完後,發現越亮的地方莫名的紅色噪點越明顯,想要請問這樣的情況是掃瞄設備問題還是參數設定上需要調整,亦或是其他方面出了問題?

請教各位前輩,謝謝!
2014-09-27 16:29 發佈

richard50215 wrote:
Ps使用負片效果轉換,然後用色階功能處理,做完後,發現越亮的地方莫名的紅色噪點越明顯,想要請問這樣的情況是掃瞄設備問題還是參數設定上需要調整,亦或是其他方面出了問題?


紅色噪點....你有沒有發現紅色噪點跟齒孔有關係,
自掃要遮齒孔,不然會有鬼影產生!
night前輩不好意思我說明不清楚,我是指照片亮部有紅色的噪點,有點像高iso雜訊的感覺。或許上面的例子不清楚,我找到一張更明顯的,再麻煩解答,謝謝!!





右上角放大後,像在天空的地方就比較明顯

掃描出噪點或斷階產生 多數發生反差不足
過曝.曝光不足多容易產生 而負片則也是天生反差較低...

紅色的RGB的(灰階)組成都屬在低反差窄色域
所以在掃描器硬體取色及軟體不夠強並求效率的情況則更容易出現錯亂(含糊色.階)...

改善~
最高bit RGB掃描與存檔 (取得掃描器最大的取色資訊)
解低度不見得用到最高 (經驗上2000~2400解晰度就夠參考)
若可多重取樣掃描2~4次的設定 (更可改善細節精度)
以上參考看看

link.mac wrote:
掃描出噪點或斷階產生...(恕刪)


同感.
另外建議用片頭校正一下最亮最暗, 顏色搞不好會好些.
謝謝flash1985

看過放大圖 真的覺得這機器夠盡職了!
雖然掃正片會更有參考價值 但
掃描相紙的品質應該會不錯~

flash1985 wrote:
校正一下最亮最暗, 顏色搞不好會好些...(恕刪)


校正一下最亮最暗, 顏色搞不好會好些

打開ps的影像/調整/色階

用白色吸管點最亮的地方

用黑色吸管點最暗的地方

影像/調整/負片效果





生死只是件閒事

death0101 wrote:
校正一下最亮最暗, ...(恕刪)


謝謝death0101兄的精湛示範!

flash1985 wrote:
謝謝death010...(恕刪)


您太客氣了,
小弟要跟大家學習的東西,還多的是…
生死只是件閒事
由衷建議:既然玩底片,就不要想著把它數位化(掃描)!如果最終目的還是數位檔,源頭就用數位器材取得.

影像工業一路發展,就是一部[碰壁→改良]史,前一階段碰到問題、才發展成後一階段的樣貌;現在倒回頭用過去方式卻只有幾分之一不到的資源,效果不好可以預期.

底片時代,追求飽滿色彩與再現區域最大化,一定是拍正片;作記錄、洗照片為目的才拍負片;全盛時期的AF相机配合鐳射數位沖印洗出的照片又利又飽滿,這些都不能滿足人們快速傳遞影像的需求,才進化到今天的數位時代.

Canon AE1是1970年代末期產品,其(對焦/曝光)精密度及鏡頭老化程度都需考量,現今沖印店更是有在沖就阿彌陀佛,惶論要求藥水專款專用、定期按規定更換(非補充)...例如在底片時代,有規模專業沖印店接到"正沖負"這種傷藥水的件一定是放在最後做、做完換藥水;現今我很難想像在消費者既少、搞怪(lomo風)又盛行才玩底片的現實環境,他們接到這種案子會怎麼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