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前輩這幾年來也拍了些底片偶爾會發現在光線較不足的情況下整張照片掃出來覺得會像蓋上一層顏色黑不是黑以小弟自己笨拙的解讀會認為是白平衡的問題但是只是好奇為什麼有的會有,有的沒有?而底掃的過程中做了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一層綠光罩住的感覺同樣微光下底下的情況就沒有(跟拍攝紅色有沒有關聯??)
我覺得有時候是掃的時候沒弄好,不過, 我看過某個底片的說明書上寫道, 建議使用在中緯度的地區日出後2小時和日落前兩小時得到最佳結果, 或是在暖光燈泡下使用XX濾鏡+2格, 冷光燈泡下使用XX濾鏡+1格, ...之類的話.
kay0968 wrote:而底掃的過程中做了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不論你是送去沖印店,還是自己掃描,都要先有一個概念沖洗流程每個階段都有既定的SOP,也有檢驗的標準沖底片是一個階段,洗照片/掃描又是另一個階段這兩個階段要銜接起來,必須透過一套溝通機制,使其雙方能完整的傳遞對應而這個溝通機制,傳統上稱之為底片的色階曲線,來對應相紙的色階曲線進入數位之後,被稱為底片頻道(channel)每一款底片都有其特定的頻道,也就是它的色彩特性,有的底片會偏黃/偏綠/偏紅..等如果你在掃描時選錯了頻道,就會像你所說的每一張都偏某一個顏色當然這個結論是建立在底片是經過標準沖洗狀態,沒有藥力不足的情況下產生的色偏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這年頭,很少人會討論...(恕刪) 或許是用修圖軟體之後就用不上了吧, 在台灣的拍賣上也找不到, 想試也沒辦法.這是我在研究電影底片日光片和燈光片注意事項時找到關於色溫較正的參考資料. 色溫高的光源加暖色濾鏡才不會偏藍綠, 反之亦然.色溫鏡片 校正色溫濾鏡正片實在是不錯捏, 透光看亮晶晶.當然掃描也是重要一環啦, 有機會我也想弄台底掃, 攝影真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