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FILMs!(暫譯:我用過的底片們!)

以往都是器材介紹或是開箱。
但我用的幾乎都是老古董,也沒箱子可以開了,所以發表甚少。
前陣子FUJIFILM底片換包裝後,引起同好一陣恐慌,因為底片換包裝時,通常連乳劑配方也會有所更動。
這是攝影家最不希望的,因為這代表底片特性也跟著變,使用經驗等於是重新歸零。
對我來說,好像沒留個紀錄也很可惜,於是把冰箱打開來,請出W1拍起紀錄照。

先講最容易取得的FUJIFILM彩色負片。
7-11就有賣,漢博區也算是價格實惠又好用。連costco都有賣。
照片是Xtra 400,FUJIFILM彩色負片似乎都是SUPERIA系列。但是換包裝時,紙盒上並沒有SUPERIA字樣,
於是引起恐慌。幸好片殼上還有,代表乳劑「應該」沒變。
MY FILMs!(暫譯:我用過的底片們!)

這是實際拍攝作品,機身是AE-1,50mm F1.4鏡頭,鳥店沖掃(幾乎都是)。在樂生療養院拍的。
遽聞,底片擅長描寫的色系,就是包裝上的顏色。你看這綠色夠鮮翠吧~
MY FILMs!(暫譯:我用過的底片們!)

接下來是AGFA系列,當時會買主要是因為那牌子「好像很厲害」!
底片型號就如同紙盒上寫的。
大概介紹一下,VISTA是一般消費負片,ULTRA是專業負片。
APX則是黑白系列,曾經很便宜,調性也好而廣受使用。
而那捲APX25是怎麼回事!?其實早已過期,社團學長得知我喜歡拍黑白而送我的。
但物以稀為貴,我還是沒拿出來拍。生怕辜負的學長的好意。
敢站在前面,表示他最老!
MY FILMs!(暫譯:我用過的底片們!)

在前年底,AGFA傳出倒閉並停產,才隔兩天APX100已經從一捲50漲到90以上,目前似乎還是這價格?
ULTRA也漲到130元之譜!到了兩個月前,才有新包裝的APX100問世。最左邊包著膠膜者即是。價格則是一捲80上下。
膠膜外還有微微凝結水,為他剛從冰箱出來在耍冷。
MY FILMs!(暫譯:我用過的底片們!)

首先來看看APX100的照片,九份拍的,器材一樣是AE-1,爵士沖掃。
MY FILMs!(暫譯:我用過的底片們!)

再來是VISTA100(也有400的,但我沒用過)。
MY FILMs!(暫譯:我用過的底片們!)

ULTRA被人譽為「比正片還重的色彩」,也有人說是陰天救星,因為顏色漂亮。顏色是真的漂亮喔~
不過為了讓大家有比較的基礎,這也是用AE-1拍的。
後來發現QL17吃掉我比較多的ULTRA。
MY FILMs!(暫譯:我用過的底片們!)

又輪到FUJIFILM了!
這分別是NEOPAN 400跟100SS。FUJIFILM的黑白負片比較少見。
若是NEOPAN 400,前陣子還有分裝片而且價格很合理,一捲80還有找。
但FUJIFILM停產百尺包裝,分裝片亦隨之消逝。
MY FILMs!(暫譯:我用過的底片們!)

再來一捲SUPERIA 100合照,這也是新包裝的。
MY FILMs!(暫譯:我用過的底片們!)

來看看NEOPAN 400的照片,這捲在玖華買的。
第一張是在霞海城隍廟拍的,朋友沖(D-76)鳥店掃。相機是QL17。也不一定要對到焦啊~
MY FILMs!(暫譯:我用過的底片們!)
我家的貓
MY FILMs!(暫譯:我用過的底片們!)


最後,KODAK終於要發聲了!
我很少用KODAK的彩色負片,因為都是對岸生產的。那個Feeling就不對。
但黑白負片還是米國製,用起來比較爽。
Tmax拜T粒子技術加持,有顆粒細膩的特性。即使增感兩格依然細膩。
Tri-X聽說是安瑟大師用了40年的底片,調性良好是其優點。唯我輩駑鈍感受不到。
Tmax P3200則是高感度為主,EI值好像可以低到800、高到6400?看顯影劑而定。
而那鐵盒是百尺的包裝,買分裝片時跟賣方要來的。
MY FILMs!(暫譯:我用過的底片們!)

目前先放一張Tmax100拍的,用AE-1,爵士沖掃。那塵點...
MY FILMs!(暫譯:我用過的底片們!)


再追加一捲!waiwai原裝片。
以135的即可拍來說,誇張的17mm鏡頭,簡單的操作(也複雜不起來),內建閃燈還能RELOAD,
waiwai 震撼了許多人!誰說一定要好相機才有好照片?!
MY FILMs!(暫譯:我用過的底片們!)

MY FILMs!(暫譯:我用過的底片們!)
2007-08-03 21:2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暫譯 底片們
看了您的文章真是受教了,應該花了您不少時間。
當然還有很多美圖,色澤飽和又真實。
比起新品的炫耀開箱文,不如這樣分享知識和觀念,
小弟也從DSLR回頭玩底片機沒多少時間,
總覺得底片帶來的回憶記錄及鏡頭特質的真實呈現,
跟後製過的圖檔,感覺真的差很多,對我也更珍貴不少........
感謝你的分享

但是我玩底片多年的經驗,我只能這樣說,要談負片的調性,你最好是全部自掃
否則我不知道你是談底片調性,還是談沖片機前面那個操作員的個性

如果你了解負片沖洗的過程,你會知道你手中那張光碟已經不是負片原來的檔案,是已經被調整過的
通常調整幅度都不小,甚至不同個性的操作員調出來的調性又不同,其中調整幅度早已超越各種底片的差異
自己掃才會發現“原來真實的檔案和光碟中的差距如此大”這時你談負片調性才有意義

以上只是談彩色而已


更別說黑白負片了,黑白的東西,沒有自己沖洗更沒有調性可言(試想一堆不同的黑白底片,通通像大鍋飯一樣泡一起....),況且就算自己沖洗,常會因為自己沖洗的方式而改變照片對比和顆粒大小,這些東西在黑白攝影根本是家常便飯。

更別說各種藥水的搭配、而若要放像又不能忽略相紙,這比彩色攝影又更複雜多變,絕非三言二語可說清。

想了解黑白攝影,建議入門直接買書看,特別是蔣載榮老師的書。

====

分享是件好事,但倘若不能客觀和深入的做分析,是否只單純在分享階段就好? 說的太多只會顯的更不客觀。

一點建議參考參考。
Sunglow wrote:
感謝你的分享但是我玩...(恕刪)

謝謝你的建議,因為你剛好說到我痛的地方。
沖片機本身沒什麼好調的,我只希望店家有正常換藥水,也有足夠的循環量。
這其實好解決(找個很忙但口碑不錯的店家)。
洗黑白底片,若不太講究我也能自己完成。
唯獨底掃是單價最高的設備,實在不是還在服役的我能想的。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我個人的經驗是

正片還好
負片. 最好是能夠自力建置暗房自己沖. 其次是要找信得過的店家沖 (不然差異大到吐血)
掃. 則都是自己掃最好

如果我自己能夠建置暗房. 那我拍底片的作法將大幅改變
要放大相的我會改用負片來拍
目前就因為不行. 所以我拍正片. 自己掃.
感謝分享
這樣的文章多少還是有些參考價值
雖然我拍底片都是以正片為主
負片只有之前還沒用數位前用來拍活動、婚禮的場合用
因為負片送洗變因太多
量大時自己掃又太累

不過, 真的真心建議
黑白一定要自己來
因為沒有店家會單獨為了你一捲兩捲底片
用新的藥水跟花心思注意水溫、時間的
http://lowenzahn.blogspot.com
負片真的是要看店家花多少心去處理,
現在如果出去拍了兩種以上不同的負片,
不是很趕著要的話我情願分開送,
不然有很大的機率會被店家當成同一種負片來掃。

沖的問題沒有想想中來得大, 只要藥水夠新鮮沖出來都不會太差。

問題是要洗照片出來的話, 現在都是掃數位再處理,
掃的部份就是看店家的花多少心了,
因為負片有片基問題, 不同的片基就是不同的對應曲線,
這個曲線就是要店家去調,
調得好, 出來結果就好, 反之亦然,
但如果不同的底片用同一個片基曲線去掃,
有什麼後果應該就不用再說明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