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朋友參加了一個跟攝影有關的公益活動,我側面聽說他好像拿到了另外一台紙相機。在巧取豪奪、軟硬兼施之後,終於將紙相機入手!!獨爽爽不如眾爽爽,就讓小弟來開箱一下吧!
先來一張照片!

話說這台紙相機未免也太有型了吧!我拿起相機,一整個馬上變身為文青。IKEA的設計邏輯上十分的酷,但是拿個牛皮紙板作的相機,感覺就是不夠有型。像我這麼自以為有型的(中年)潮男,至少要這台才符合我的陽光文青形象啊!
趁大家還沒看不下去,我來認真介紹一下這個紙相機吧!(顯示為前面都是屁話)
先介紹它的大小。我實在懶得細量,很快的講,它的大小跟iPhone 4差不多,只是短邊稍微長個一公分左右。有圖有真相,我決定派出我兒子的Q比娃來當(不怎麼有效)的比例尺。

相機的鏡頭擺在正中間,外殼靠兩顆超可愛的壓克力螺絲固定。整個相機唯一的一個按鍵,就在 ”Shooting Love” 那個位置。

背後長這樣,可以看到兩顆電池,但是要等把衣服脫光之後(等一下再脫給你們看)才可以裝。其實這樣也好,比較不會掉出來。左上角是攝影模式,一共有四種可以切換。觀景窗純粹參考用,讓我想起小時候第一台擁有的卡通相機。各種模式的照片後面再貼。

側邊來一張,可以看到 Mini USB 孔,還有 Micro SD插槽。看完這張,我就要幫它脫衣服了。

轉下螺絲,拆開外面的紙殼,裡面就是一個板子,簡簡單單,清清爽爽。(好像沒什麼爆點…Q比把螺帽戴頭上算嗎?)

廢話好像太多,我要來實拍了,而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如何開機。但是以我的天資聰穎,這問題五秒鐘就搞定。(路人甲:不就只有一個按鍵嗎?)
好吧,其實真正的問題是:如何拍照。但是以我的冰雪聰明,還是五秒鐘搞定。(路人甲:啊~不就是只有一個按鍵嗎?)
好啦,總之就是切換成其中一種模式,按下按鍵,看到紅色燈閃一下,就拍攝成功了。沒有聲音、沒有預覽,百分百為了盲拍(偷拍)而設計的。我在辦公室一角隨便拍,為求公正沒有修圖。整體而言,相片風格就是濃濃的Lomo風~(糟糕,被發現在公司寫開箱文…澄清一下,是利用下班時間寫的!)
模式一(彩色)

模式二(灰階)

模式三 (暖色調)

模式四 (冷色調)

大家一定會在意圖片大小。我這台拍出來的圖檔是2048x1536,大約300萬像素。以300dpi沖洗4x6照片而言,綽綽有餘。畫質中等,但我覺得不是重點。重點是它實在有型啊!拿來送給我心愛的家人當做小禮物(或是把馬子),的確挺適合的。
我個人使用的相機是 Canon 5D Mark II,所以我很難用欣賞一台相機的角度來看這台紙相機,而是以文創產品的角度來看它。因為在紙盒上看到一個協力廠商,我忍不住上網搜尋,終於給我找到。我只能說:太酷了!
酷在哪裡呢?可以換殼的設計大家都知道很酷,但是如果用舊了不要的紙殼埋在土裡可以長出花來,是不是酷翻了!可惜我並沒有勇氣給他直接種下去,所以各位只看得到開箱文,看不到開花文了!
由於這個產品真的很有梗,我再次情商前述的那位朋友,去想辦法跟開發商再弄一點東西來玩玩,沒想到,還真的挖得到東西。我覺得我的朋友應該改名為傑克,因為他實在太神奇了!
總之,我收到另一台紙相機,是完全不同的設計,酷!(Q比不在,換Rody來幫忙開箱,這次給他背著出來)

更酷的是,我還拿到幾個可以讓我換的殼,不過這幾個看起來長得比較像一點。應該是打樣用的樣品。

老實說,我實在太愛這個產品了。但是,不是以愛相機的角度來愛它。為什麼呢?請聽我娓娓道來。
我是一個中度的攝影愛好者,也希望這份興趣和熱情可以傳給我兒子。但是當我發現他開始有興趣之後,我才意識到我並沒有心理準備要把我的 Sony NEX-5 借給我的兒子使用,更不用說我的Canon 5D Mark II !
講到這邊,不免讓我想起之前發生在我家的「5D2 地面拖行事件」。由於這個事件太黑暗、太令人心碎了,所以還是先別回憶這件事。總之呢,這台紙相機,在我兒子即將滿四歲的此刻,簡直就是午後的及時雨啊!(灑花)
簡單、可愛、不怕摔、還便宜(我猜的),這台相機註定就是我兒子的第一台相機,就像是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國小時爸媽送我那台熊貓造型的玩具相機一樣。只是,兒子真的可以上手嗎?趁著清明節連休,我帶著他到外面實拍,好好的給他測試一下。
這次我選擇的地點是植物園。台北市裡面,假日人不多還能接觸到綠地的,這裡算是不錯的選擇。(實情是:離我家很近,可以騎腳踏車前來)
廢話不多說,先來一張孩子開心準備當「小小攝影師」的照片。如果你覺得他很可愛,那肯定是帥氣老爸的遺傳。(真敢講…)

再來上一張小小攝影師的照片。認真的小孩真可愛。

坦白說,小孩拍照跟大人拍照的模式差很多。我們拿著相機,深怕拍不到,快門拼命按,回家拼命刪,最後說不定錯過了整個風景。小孩則是拼命看、用力玩,想到的時候才按個一兩下。

這個紙相機的按鍵位置對於三歲半的小朋友,比想像中的方便。我發現小朋友後面幾次都不需要往前看面板,就按得到按鍵了。

鋪陳那麼久,現在要來公布實拍照了。先來一張黑白效果的,這是二級古蹟「布政使司衙門」前拍的,還挺有FU的。(以下若沒有特別註明,則都是我兒子拍的)

接下來這張,就是小弟的帥氣照片了(模式一)。跟孩子對拍的感覺挺妙的。若你看不到我的帥,可能是因為你眼中只看得到我的相機型號,顯示為你是器材控!

到了多肉植物區的溫室前,我兒子按下快門。但是事實上他想拍的並不是後面的溫室,而是前面那個在拍荷花池裡青蛙的阿姨。(暖色系效果)

到了大荷花池,我引導孩子拍一張。事實上,他對這個景一點點興趣也沒有,純粹是老爸叫他拍才勉強按快門的。(冷色系效果)

南海學園門口再來一張。我兒子好像比較喜歡拍人,有人過去才想拍。話說因為小朋友也不懂哪一種效果拍出來會怎樣,所以整個就是隨便選一個。

再說一次,如果只靠相片品質來看這台紙相機,真的很難有驚艷的感覺。但是這一個上午,好幾次看到相機與地板接觸,還有與牆壁碰撞,不免感嘆:原來這東西賣的是 Mind Peace啊!(遠目)
拍完照,請兒子喝個飲料。看看他膝蓋的髒污,根本就是熱血攝影家,真男人也!

回頭來,一個開箱文如果只是全面吹捧,那我肯定是這家公司的利益關係人。所以接下來我要講一講我對於這個產品的建言了。
首先,因為沒有預覽,所以只能完全相信內建的所有功能,包含對焦方式以及快門時間。不管我再怎麼不重視這台紙相機的相片品質,回歸相機的本身,我是認為影像品質還是有提昇的空間。
目前我手邊兩台機器,應該都還不是正式販售的產品。我看到的缺點包含近距離合焦有問題,以及其中一台(後面拍外景照片那台)的暗角(vignette)比較生硬不自然。另外,手還是要有一定的穩定度才可以拍出好照片。我這邊的成功率(清楚拍下來)大約是一半左右。所以之後我應該都會每個景讓孩子拍個兩張以上。
再貼兩張照片給各位看看吧。這兩張都是我拍的,感覺好像沒比我兒子厲害到哪裡去。
十三行博物館自行車道一景。

再來一張。

講這麼多,這東西哪裡買?老實說我還真不知道。所以這是開箱文,不是勸敗文啊!
我試著用Google找紙相機,結果很無言地找到這個。後來再問我的朋友傑克,終於在臉書找到它的粉絲頁。我想這間應該是新創公司,還沒有官網。上市時間及價錢,就請大家自己去追蹤吧~
整體而言,我還是挺喜歡這個小玩意的(路人乙:廢話,你又沒出錢)。我猜最後它的產品定位比較偏潮流商品或禮品類,就跟躺在我家多年後變成小孩玩具的塑膠Lomo相機一樣(那天拆開來,赫然發現有裡面有陳年底片 XD)。
不管怎樣,這個紙相機的產品概念,是有它的態度與風格的。如果這是一個台灣的創新事業,並且產品真的會上市,那麼我還真的願意花一點小錢來支持它。在那之前,就以這篇開箱文,送給這個產品幕後的團隊吧!(傑克,請你幫我轉一下給他們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