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底片的反折不軌問題

我大都使用120正片RVP100,底片有反折不軌問題,各位前輩能說說自己的經驗嗎?補償的秒數是多少?
我大概是
60秒 - 85秒
120秒 - 180秒
180秒 - 要如何補償?
240秒 - 要如何補償?
再上去呢?
2012-12-11 15:0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底片 問題
我是Hiroyuki
是「相反則不軌」
sumitex wrote:
我大都使用120正片...(恕刪)
喵~~ 滑鼠不能當飯吃,但可以混飯吃

hiroyuki2243 wrote:
還有
什麼是"反折不軌"?...(恕刪)

底片反折之後會有痕跡,必然是心懷不軌的人所為...(逃)
我很低調,所有好幾銘鏡在我手裡都看不出好在那兒...
呃~這個
倒數率失效~
sumitex wrote:
我大都使用120正片...(恕刪)
reciprocity law failure 相反則不軌

「相反法則」(reciprocity law或稱Bunsen-Roscoe law),是指感光材料的感光量,正比於照度與時間的乘積,亦即欲得到正確的曝光量,快門時間為照度的反比﹔舉例來說,若夕陽下山,當現在照度比之前的少一半時,則快門時間多一倍。這樣看來不難理解。

但是現實中,感光材料在極端的光線條件下,並無法遵循「相反法則」所能獲取的曝光量,稱之為「相反則不軌」(reciprocity law failure),也有人稱為「倒奕失效率」。

譬如在極強光的環境下,需用極高快門時間來曝光,或在極暗處(低照度)下,需以超長快門時間來曝光時,必須就計算出來的快門值做適當補償,因其違反相反法則,要考慮「相反則不軌」。

一般彩色軟片在曝光時間超過1-20秒以上,將漸漸出現「相反則不軌」的現象,需增加1/3-1/2的曝光時間,如相機測光為十秒,但要以15秒拍攝才是正確曝光。以下我們列舉常用底片的原廠建議「相反則不軌」的補償。 (其他底片在攝影前應詳閱說明書,按其指定作曝光補償)
hiroyuki2243 wrote:
不用猜
原廠有提供數...(恕刪)

請教一下, 曝光補償是加裝這個Color Compensating Filter濾鏡才要做嗎?
他的附注我實在有讀沒有懂, 能否為我講解一下.

* Exposure correction values when using a filter relative to unfiltered
exposure results. A “+” followed by a number indicates
the required increase in the lens opening.
flash1985 wrote:
Exposure correction values when using a filter relative to unfiltered
exposure results

意思是有沒有加那個色溫校正濾鏡對於曝光數據影響不大
大家都不拍底片了嗎?怎麼沒人回應自己的經驗值呢?
這問題很難,而且很多時候不只是考慮相反則:

1. 太暗的地方根本測不到光,用數位測又不準,所以只能憑經驗法則,根據測得到的亮部或點光源去拍。
以都市夜景來講,我一般都是測亮部然後x10或20 去拍。亮部1分鐘我就曝10分鐘。用大底片拍時我會加個一格作包圍。

下面這張測量大樓窗戶的部分得到2min,然後決定曝20min.


相反則就不管了,反正夜景曝光本來就沒有絕對的曝光值,而且畫面一定會有死黑跟死白的部分。只能決定你要偏亮調還是偏暗調。

2. 拍晨昏色溫片,每分每秒曝光值都在變,先別提相反則了,等你決定好曝光值,算好之後,光線又變了!
在日出前的色溫,測光表測不到,你只能想說「等到測得到光之後,多久後要切掉快門」。這是個很難的問題,今年夏天都在跟這個問題周旋!

相對於快速變化的光線(一小時之內從 -4ev變到14ev),相反則的影響反而變得比較次要了。只能在腦中大概判斷"積分"一下。

另一個影響因素是黑卡擺動幅度的大小。


下面這張色溫片,大概是測得到光之後的2分鐘後切掉快門,總共應該是曝42分鐘。如果以按下快門的時間點都一樣的話來說,這張如果曝38分鐘,會曝光不足,如果曝43分鐘,會爆掉。已經不是單純相反則的問題了。




3. 我的經驗是:RVP50比RVP100的相反則來得嚴重,所以RVP50在長曝時,我都會曝到「感覺上應該過曝了爆掉了」的程度,沖出來才會剛好。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