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的大家,大家好。
最近添了台AE-1新伙伴。不過他的對焦方式好特別,也爬了文。
但是都用專有名詞說,新手我好像在看文言文一樣。
希望有大大可以用白話的方式來教教我。
關於AE-1的特殊對焦,我看了文章之後..
自己的想法↓
先用肉眼評估想要拍攝的主體的距離,然後把對焦環轉到自己評估的距離之後拍攝。
[疑問]關於這部分我一直不懂爬文理所說的,
把對焦環轉到中間圈圈跟外面一樣清楚就好這一點這樣還會有景深嗎?
然後爬文說使用FD鏡頭時先半按快門測光,在看觀警窗內的測光值來調節光圈。
我這樣解釋對嗎?
景深預覽鈕,我實在沒有體會到預覽的感覺,就是變暗啦QQ
另外ASA值可以隨意調節嗎,還是置入底片後調節到跟底片一樣的數字就好。
想要拍出像日系那樣的感覺除了光線充足外還有哪些可以在機械上調節嗎?
拜託了大神們(膜拜)謝謝!!
把對焦環轉到中間圈圈跟外面一樣清楚就好這一點這樣還會有景深嗎?
裂像中間的像是絕對清楚的。
而裂像外圈的是鏡頭焦距的成像。
景深在這個時候並沒有意義,
因為在構圖的時候,一律都是用"最大"光圈來構圖。
但是在拍照的時候,卻是會依照你縮的光圈。
所以在這個部分討論景深是沒有意義的。
然後爬文說使用FD鏡頭時先半按快門測光,在看觀警窗內的測光值來調節光圈。
AE-1是快門先決,如果曝光過度/不足都會用光圈來調節。
所以你調整的是快門,而不是光圈。
(FD鏡頭設定為A檔的情況下)
景深預覽鈕,我實在沒有體會到預覽的感覺,就是變暗啦QQ
你可以看一下你按景深瀏覽的時候,是不是光圈縮起來了。
這也是變暗的原因。
這個體驗要明顯就是去拿顆f/1.8,甚至是f/1.2的鏡頭,
縮到f/8,就會看的出來稍微遠一點的地方會變清楚。
但是如果你的鏡頭最大光圈是f/3.5,那縮到f/8其實真的不容易發現差異XD
關於景深的延伸閱讀:《洗老師的景深概論》
另外ASA值可以隨意調節嗎,還是置入底片後調節到跟底片一樣的數字就好。
可以隨便調節。但是這代表你的測光基準改變。
理論上呢,是要調整到跟底片一樣,這樣子你洗出來的底片才會是標準的測光值。
想要拍出像日系那樣的感覺除了光線充足外還有哪些可以在機械上調節嗎?
日系其實是個空泛的名詞。
日本攝影師SayakaMinemura創作的《Breakfast project》
與日本攝影師內川輪子的作品,甚至日系這個詞的定義都沒有確定的方向。
諸多如空氣感/立體/清淡/還有...小確幸(?)XDDDDDD
感覺是接觸到畫面之後才會出現的東西,所以各種感覺因人而異。
但是我想你想說的應該是已過曝來表現日系風格。
AE-1並沒有曝光調節(增減EV),所以你必須靠調整ISO來過鋪/或是自己腦補充)
簡單來說,就是ASA400當作ASA200拍(或許太多,可以調整到320)
zazanoame wrote:
我有爬文你說的那個
上面也有提問到 當中央圈圈跟四周清晰度一樣時
這樣我怎麼知道我有成功製造出景深的問題
景深範圍在你的鏡頭上就有標示 ...
請參考這篇文章~
至於對焦,測光等操作的問題
還是多看看其他前輩寫的文章並且拿著相機慢慢摸索吧!
AE-1 簡略說明
如果真的很想玩散景的話....試試微距鏡頭,散景保證美到亂七八糟

zazanoame wrote:
另外ASA值可以隨意調節嗎,還是置入底片後調節到跟底片一樣的數字就好。
我良心建議一開始機身的感光值設定照著底片調整就好(前提是你機身測光正常)
底片寫多少,你就設定多少,當你拍久了自然就會了解何時候該增減機身感光設定值。
AE-1是台很棒的相機,好好的使用他,他會帶給你無限的驚喜

有空記得來這邊分享你拍的美照。
Canon 底片機大樓
我為人正直,從不嘴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