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初入銀鹽世界的心得 (字多)

各位還在傳統底片"堅守奮戰"前輩....

小弟對於長久一直以來心中有個大疑問....

在最近終於付諸行動下去實驗....

就是底片的畫質、解析度....真的不如數位相機拍出來的好嗎???

之前有爬過一則文章....

聽說"萊卡鏡頭"配合100度的底片....用nikon的掃描器....

有辦法達到相當數位像素的5000多萬....

聽到後....

小弟很震驚....也很納悶.....

所以一直想來實驗看看....


就在最近....得知有一卷極細銀鹽"kodak Ektar 100"聽說拍出來足以"媲美"數位!

於是找了部F80....

就這樣"傻傻地"跳進了"銀鹽的視界"....

在試拍了第一捲 富士X-TRA 400後....突然發現了好多自己必須加強的課題!


第一:白平衡 由於是日光片....一到較為"暖光線"的下午....就很容易偏黃!

第二:測光 小弟因為從數位機玩起....只能說N家機身真的很強大 有"主動式D-LIGHT"

小弟幾乎都只用"全區測光" 所以這次底片上對於"暗部"都沒有注意到"曝光值"的拿捏!


在這邊要很感謝01上的"夢想前輩"

教了我很多很實用上的觀念!!!

當然前輩也跟我說....要我不要期待"像素解析度"(就像是在電腦上放大100%能觀看到小物)

應該要期待的是底片的色階等等之類的!


其實在這一切的好奇心屈指之下....我終於漸漸了解銀鹽為何快被數位的時代給取代.....

但相對的....我也在之中學到了許多!

就像....如果沒有開過手排.....可能就沒辦法體會自排的意義~或者兩者的差異!


至於當初的想法~雖然目前只掃600萬...但我依舊可以感受到如果掃到3000萬!或許真的能跟數位一樣的

解析度(妄想中.... ) 3000萬一張要一百....小弟太窮= =目前玩不起....


這次順便測試了 TAMRON A09 28-75mm(無光圈環Di)在底片機上會有何種表現...

說了一堆廢話....

開始賞圖!!!


以下...鏡頭NIKON 50mmF1.8D 底片:kodak Ektar 100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5396/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3829/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4846/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3317/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4370/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2875/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2607/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3658/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3354/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3124/in/set-72157631602607146/


接下來...TAMRON A09 28-75mm(數位Di)接手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1711/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2682/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2538/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2368/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0907/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1906/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1620/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1446/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49901/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49705/in/set-72157631602607146/

http://www.flickr.com/photos/58661732@N07/8015350886/in/set-72157631602607146/


以上...

小弟第一次發分享文...

拍得太爛.....希望砲火別太猛烈....
2012-09-23 22:2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銀鹽世界 心得
秋水小弟 wrote:
各位還在傳統...(恕刪)


有這樣的熱情真讚。
微笑的獅子 wrote:
有這樣的熱情真讚。1...(恕刪)


其實我比較像傻瓜XD......
秋水小弟 wrote:
各位還在傳統底片"堅...(恕刪)


建議你不要有任何迷思,也不要"媲美"數位的想法才來用底片

若你真想做甚麼技術上的探討,建議你爬文一下,把解析度、畫素和顆粒這些名詞搞清楚再說。

秋水小弟 wrote:
小弟對於長久一直以來心中有個大疑問....

在最近終於付諸行動下去實驗....


秋水兄真的很認真的讓貼圖看起來質感更好
事實上也真的不錯,很有底片的fu,整個照片的質感都控制的很得宜

我有點好奇你有試著去找手工放相的老師,洗照片出來嗎?
就我目前看來,135+負片+只掃描或一般數位沖印=底片最差的表現方式

就算是色階也一樣,因為轉成數位後就變數位,你沒辦法透過這個真實不到8bit的銀幕
或是即便您看的是廣色域銀幕也一樣,你沒有辦法1:1看(因為1024的寬度就算整個畫面一個點一個階也才2的十次方,也就是10bit色階而已,所以大部分的狀況圖中只用了其中幾個到幾十個點,去哪裡生那麼多階的數位檔案呢?),也沒辦法用數位檔記錄底片的無限色階

以目前廠商都不用力開發研究掃描器的狀況,加上任何數位類比都會有很大損失的狀況下
拿同樣規格的底片要在電腦上和數位相機比,其實不是不會贏而已,可以說輸得很慘.

既然你這麼有實驗精神,再給你一點聽說
1.聽說正片比較好掃描
2.聽說正片可以直接用放大鏡看底片很有立體感
3.聽說120的片幅比135大好幾倍
4.聽說120相機也很便宜
5.聽說120因為片幅大,也比較好掃
6.聽說120的透視感和立體感相對於135,等於是全片幅看3/4系統
7.聽說120"數位機"都是幾十一百萬在跳的,想都不用想
8.這些聽說你實驗完了,我再給您別的聽說

說完貼張富士6x9的相機拍的,現在一台一萬多就有了
即便是01上的小圖還是可以感受到立體感
我看著底片的感動只有你實驗才有辦法跟你說

樓主是不是有誤會什麼東西?
獨眼龍都笑了。

發文前開搜尋引擎做些功課是基本的吧?

整篇只看到掃描器跟數位相機的比較
那邊有什麼銀鹽心得了?

小彭新城 wrote:
建議你不要有任何迷思,也不要"媲美"數位的想法才來用底片...(恕刪)


數位有的特質,底片有底片的的風格,
實在不需要這樣比…

而且個人認為,數碼最可怕的不在解析度和畫素
而是數碼的" ps"

小弟也玩過幾年的後製,
有時候還真的看不出拍攝者究竟是拍攝水平高,還是ps水平高?

你可以趁底片還未消失之前好好地感受一下底片的魅力,我覺得那才是真的在玩攝影…

等數位的解析度、畫素都超過或追平了底片,而且價格又比較平價化的時候,
可能135底片已走到盡頭…

到哪時候應該是你轉換數位的時候吧!
很認真的新手,還是給你加分
秋水小弟 wrote:
各位還在傳統底片"堅...(恕刪)


一個建議, 既然用了flickr, 圖片附件, 可以按"share"再就引用"Grab the HTML/BBCode"的字串, 直接貼整串的字串在01即可~~



秋水小弟 wrote:
其實在這一切的好奇心屈指之下....我終於漸漸了解銀鹽為何快被數位的時代給取代.....
但相對的....我也在之中學到了許多!
就像....如果沒有開過手排.....可能就沒辦法體會自排的意義~或者兩者的差異!

誰是手排誰是自排?


秋水小弟 wrote:
至於當初的想法~雖然目前只掃600萬...但我依舊可以感受到如果掃到3000萬!或許真的能跟數位一樣的
解析度(妄想中.... ) 3000萬一張要一百....小弟太窮= =目前玩不起....

要在解析度上面做文章
直接拍數位比較快...
我是Hiroyuki
前輩們都講完了~害我不知道要說什麼><

只能說:若你只在意畫質、解析度那還是好好玩數位相機來的比較實在

若想感受一些,不同的手感,不同的散景,不一樣拍攝的心境,就再玩一次底片吧
ps:f80我也有,不過在這傳統攝影的區塊裡,他可能還算新的歐


就像我昨天帶著st801出門走走,剛巧遇見一群外拍者,
手上的兵器無不是神兵利器,但我想若是少了風格檔他們拍出的東西應該都會一樣吧

話說當場有人問我手上相機為何,果然隔行如隔山呀(在01的標頭上傳統跟數位同排不同行><
)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