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連署]請Nikon考慮重新開啟CoolScan 5000ED的生產線

我有一台4000ED,已經送回日本修過一次,花了台幣一萬多
最近,做動的聲音越來越大,看起來真的快不行了

很早就想買5000ED,但等真的有錢買時,竟然已經停產
現在二手的5000ED一台竟然要日幣198000,折合台幣快8萬元
全新的更不用說了,台幣接近20萬

我只能說,很幹

我用我的破英文寫了封信給nikon原廠,希望他能重開5000ED這台生產線

Any further film scanner manufacture plans?

I only have a Nikon 4000ed and it is out of control in recent days. I don't want to send it back to repair once more. Unfortunately, there is no any new Nikon 5000ed to buy. And, the used Nikon 5000ed price is too high. Does Nikon have any further film scanner manufacture plans? If not, would you please re-open the Nikon 5000ed product line? I still have a lot film to scan and still use the film camera.


希望,仍有底片掃瞄器需求的諸位同好,能一人一信
希望,Nikon佛心來得,再做個幾台出來用吧

Nikon的諮詢服務
http://support.nikonusa.com/app/utils/login_form/redirect/ask
2011-08-17 17:47 發佈

karopiii wrote:
我有一台4000ED...(恕刪)

我覺得難度很高
現在玩底片的是小眾
自己掃的更是小眾中的小眾
廠商賣東西就是要賺錢
沒市場的東西(或是說市場小到某種程度以下)
沒道理不停產
就算真的重新生產
在市場沒有變大的前提下
價格必定往上翻倍
像是寶麗來的底片就是如此
是重新生產了
但價格(比以前)貴到不行...
http://www.facebook.com/cj.liu1

karopiii wrote:
我有一台4000ED...(恕刪)


原本我也想要買底掃 , 後來放棄拍底片作罷 , 不過你可以考慮台廠的底掃

全譜
全友
精益
三家技術都很好 , 就算國外用的人也不算少 , 在台灣維修方便 , 價錢合理
而且他們都是專注在掃描器生產研發代工 , 至少在線上 , 就是有持續在進步
不會比NIKON,MINOLTA這種已經退出底掃事業的廠家差

順便說一下
你用這三家的英文名稱去GOOGLE,你會發現上述公司知名度比你想像的高非常多
也算另類台灣之光啦 XD
cj0517 wrote:
我有一台4000ED...(恕刪)


以我在日商公司上班及接觸日製大型機具的小小經驗
日本人的想法並不簡單,某些情況下並不會考量舊產品會不會繼續獲取利潤,主要還是以當下市場環境及未來趨勢及而製造適合產品
過去許多相當優良產品現今不適合大環境就會停產,並不會以過去產品能創造利潤來滿足

就像底片機需要的菲林勢必仍要生產,只是選擇性少及匯差因素價格上揚,這是一定的

我也希望COOLSCAN 9000ED能夠續續生產啊,但NIKON考量未來市場趨勢下要重上生產線的想法似乎是不可能

現今只要有底片拍有店家可以沖掃,我算滿足了
chiming1234 wrote:
我有一台4000ED...(恕刪)

無意潑樓主冷水!
樓主寫信要Nikon重開產線,生產5000ED? 冒昧請教樓主,您想買幾台?
沒經濟規模的商品,除非是高單價的復刻版Nikon S3像機,有暴利可圖,
否則要廠商回頭,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我現在是用50ED,3年前在B&H,一台不過550美金,5000ED當時更是1000美金不到,
但是我沒買,因為硬體架構都一樣,我也不需多重掃描功能.
5000ED 1000美金這價格,在當時連半台Nikon D700都買不到.

在同樣的人力,機器設備資源之下,賣D700好賺,還是5000ED好賺,答案應該很清楚!

九份老街 wrote:
無意潑樓主冷水!樓主...(恕刪)

就像之前9000ed宣布停產後
在b&h上
還不時出現2199美金的庫存新品
我自己咬牙買了一台
也提醒大家
再不買沒機會了
後來連庫存也賣完了
b&h也將9000ed下架
當時沒買
現在再來扼腕
能說啥呢?
http://www.facebook.com/cj.liu1
karopiii wrote:
我有一台4000ED...(恕刪)

想太多了...
量啊...沒有量,寫得再動人廠商也是不會開生產線的
開了,也不會便宜到哪去(搞不好更貴)
我是Hiroyuki
至少
也應該負起驅動程式更新的工作吧
他大把錢賺進的這些底掃
以他們的耐用度來說
絕大多數都還在工作中吧
但他卻沒有後續作業系統的驅動更新
有點說不過去
歡迎到寒舍坐坐 http://tw.myblog.yahoo.com/mibo-house
寫驅動程式,哪可能就有點難了,因微軟是要收授權費的,要在微軟的系統底下執行硬體,那是要授權費,這樣造程式是只支援到第幾個版本
十萬也是要咬牙買
總比現在在花八萬買用了五年的機器
或是20萬買台庫存新品好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