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入手一台RF相機,準備開始正式進入底片攝影的世界

是福倫達的R4A,鏡頭屬 M mount

想請教各位前輩以下問題 :
1,請問有那些老鏡能轉 M mount使用呢? 就我所知萊卡 R 鏡可以轉接,只要接個轉接環就好了
網路上也有很多Contax/Yashica , nikon ai ,canon fd , M4/2的轉環
但似乎這樣轉接後,"連動測距"就失效了,這樣是說不能對焦,還是不能測光呢?
R鏡轉接後能跟M鏡一樣使用嗎?

2,正片需要擺放冰箱冷藏保持新鮮度,那請問新鮮的負片呢? 是不是也放一下冰箱比較好?
底片從冰箱取出後,要怎樣避免溫差產生的水珠問題呢? 要怎樣正確退冰?
查了一下,底片從冰箱裡面拿出來直接使用的話可能會因為溫差,讓底片在相機裡面產生水蒸汽
拍出來就會有水垢這樣

3,我本身是非常會手震的人,拿DSLR,1/30已經是我的人體極限了

RF少了反光鏡,似乎對於減少反光鏡起放所產生的震動有一定的幫助
關於這一點,想請各位前輩大概分享一下,你們的經驗中,快門大概可以慢幾級呢?
有朋友說用50MM標準鏡,1/30的快門速度可以放慢到1/8

當然每個人的手震程度不一樣,單純是想稍微了解一下大概大家最多能慢到多慢呢
我已經準備好了一兩捲400度負片來測試自己的極限

4,雖然嫌早了點,但是我有在想要是不是以後要買一台底掃機
拿去給店家沖,自己回家掃圖這樣
爬了01,大家似乎對NIKON的底掃機評價不錯,不過似乎都停產了

新的產品裡面,大家比較推薦那幾台呢? 預算可能一萬到兩萬
Plustek OpticFilm 7600i AI 這台好像不錯,不過似乎沒有ICE,這類的數位修復功能?
不過它附贈的掃描軟體似乎非常棒?

不曉得大家有其他的建議嗎?
5,小弟住基隆,有沒有基隆的同好能推薦沖加底掃品質不錯的店家呢?
之前拿去給店家沖加掃,掃成大小3028x2048,約六百萬畫素的BMP檔
雖然圖檔大小似乎是不賴,但是一捲就要200(沖+普掃的話是160,普掃是JPG

而且不曉得店家掃圖之前有沒有清一下片夾,常常掃出來圖上都有白點,而且很多... :

Flickr 上 飛天掛包 的 和平島夕晚
然後天空還是一些比較亮的地方都會出現格狀線條,對比飽和拉越高越容易發現 :

Flickr 上 飛天掛包 的 龍騰斷橋
有在基隆的店家底掃過經驗的前輩請分享一下你們都是在那邊沖掃的呢?
以上,請各位不吝指教,感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