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4x5相機是Horseman的座架型,
所以比起便當機沈重許多,
最近要認真拍她了,
不過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是選購腳架,
因為目前我的腳架只能荷重3公斤,
我的4x5相機戰鬥狀態為逼近6公斤,
不知道站上有沒有前輩是對4x5相機腳架有研究的?
可以分享一下嗎?
腳架,絕對不能省。拍模糊的45片,還不如不拍
所以我建議
腳架Gitzo 3541LS + GS5030VSF腳釘+膠墊兩用
(我是加裝GS5030VSF 腳釘+膠墊兩用;腳釘-->軟質地面用ex:草地;腳墊-->硬質地面用ex:水泥地)

雲台 markins Q10 + PL-15板 (or Arca-Swiss Z1)
如果有用長鏡的話可再加,長鏡支架
如果有用到300 mm以上的長焦鏡時,長鏡的穩定支架當然不能少。根據一些拍45前輩的經驗得知,有加裝穩定支架,快門可增加到1.5級。

請參考
◢4x5相機◣ 初體驗
▇ 4x5開箱 ▇ 讓我等到地老天荒 EBONY SV45U2
平安、健康最重要
這種支架(stand),腳架廠商都有不同用途產品可選購,詳情可看腳架廠商網頁.
由於定點拍照,重量也沒有這麼計較時,也能在攝影棚設備中看到帶著輪子的腳架.
剛才猛然一看,居然忘記把雲臺列出來:
1.高預算的雲台ARCA SWISS的球型Z-1雲臺,穩如泰山,貴而重.
2.中低預算的manfrotto雲臺,054系列.
我很久以前曾用過德國製造的木頭腳架,價格不高,質輕而穩,但可惜目前台灣沒有代理.
http://www.berlebach.de/?bereich=firma&sprache=english
以上,請參考.
三角架
1.建議選擇中軸有齒輪升降的"大型"三角架(例如Mafrotto 475B這一類的)。全負載狀態下想要用手升降中軸,你會發現"很不實際",因為...太重了。
2.選擇有"中柱支架裝置"(每隻腳還多了一根支撐桿連至中柱)的大型角架(475B就是這種類型)。有風吹時,整個相機都會晃,只有這類型三腳架才能吸收風吹造成的震動。
3.如果你選的腳架有中柱支架方式,那注定三隻腳開啟角度一定一樣大,不可能像一般腳架三隻腳開啟角度各自獨立。此時要"喬"位置時,就不可免地要調節每一節腳架長度。重點來了,要選"扳手"開關(如manfrotto),不要選"螺旋迫緊式"開關(如Gizto)。否則這麼沈重的相機+腳架重量加持下,想要"輕鬆+快速"抬起一根腳,用旋轉式鎖緊方式很費力、費時,相信我,你會"花轟"的。腳架品牌很重要,但實用更重要。
雲台
1.用球型雲台,其它的免考慮。原因:雲台中心柱一定要直接承接相機重量,才不會搖晃。
2.買你能買到的"最大顆球"的球型雲台。安全負載係數是兩倍,如果你的相機+鏡頭+片匣總重是6.5Kg,請買載重13Kg的球型雲台。原因是一般"號稱"載重8Kg的雲台,在載重6Kg以上時都會搖晃。一般照相機體積"都很小",可是座架式相機"非常長",要多考慮長度愈長,旋轉力距愈大,愈容易搖晃。(不誇張,野外拍Horseman 4x5,等它搖晃到完全停止要好幾秒鐘...)我買的球型雲台,中間那顆比高爾夫球還大,比較接近網球了(Manfrotto從前最大那顆球型雲台,現在好像沒在賣了)
3.球愈大顆,微調愈容易,也愈卡得緊,不用擔心搖晃。
你有沒有發現,我都在談"風吹"、"搖晃"。
座架相機玩外拍,首重"大頭效應",沒有強固的雲台+腳架撐起下盤,不用風吹都晃到不行。
秘密武器:拐杖型黑雨傘。一方面為相機擋風(冬天必用)、一方面遮逆光,行動時隨便一勾住背包就走了(你的雙手正扛著傢伙,沒空拿傘)
結論:不要浪費錢買"特殊"裝備,使用便當盒才是王道。起碼你的腳架、雲台都不必換。省點錢買鏡頭(75mm/90mm/150mm/210mm/300mm...f5.6的)
最後,也讓人煩的。當您扛著"影樓設備"出門,想必就在路邊不遠處拍,沒多久,小蜜蜂們就來了,每個路過的人除了好奇的"注視"你和相機外,沒有多久就有人按捺不住,問你可不可以借他瞄一眼相機,然後就開始問為什麼影像是上下左右顛倒、為什要拍傳統底片、你是不是攝影家(附近每個人都很用心觀察你在拍什麼)...
還是祝福你啦,我的青春歲月第一台4x5,就是Horseman Lx(?)座架式相機,它的操作穩定性,鑽啦(除了太重、太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