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01上看到一篇詢問大家使用何種單眼相機的文章,突發奇想為何大家不合力建立一篇傳統、底片相機採購指南呢?
我的想法很簡單:
一、提供希望購買者一個參考、問答的園地。
二、不用問一台相機發一篇文。
三、透露更多資訊給有意採購底片相機者參考。因為回首自己的底片路,花了不少冤枉錢。畢竟有些使用心得或是使用限制,是沒用過的人根本不會知道的(我深刻體會,DKL鏡無法合焦,Bessaflex 原生M42機,使用M42鏡上有限制)
四、與其要新手爬文,不如使用對話機制。讓相機資訊的正確性經過多方驗證,而非單方一家之言。
這裡有很多使用底片相機的前輩,不如將用過或願意分享的相機表列出來,讓新手參考,知道版上有哪位先進可以詢問。
PS:請儘量不要表列自己在出售的相機,以避免廣告之嫌,或拉抬售價。此外,也儘量不要論及參考買價,畢竟買價有太多不確定因素,表列參考售價只會徒增買、賣雙方困擾。
小弟就曾有兩次ebay購買S-M-C鏡頭經驗,一顆50/1.8,我當了五天最高出價者(9.99usd),在最後一秒變成第二。如果因此有人認為S-M-C合理售價有機會在15usd內購買,真的只會增加買、賣的困擾罷了。另一次是Zeiss的測光錶,我用市價1/4標,當了2天最高出價者,並偷偷加碼到1/3,也是最後一秒變成第二。因此,有時候可能是賣家自己找人標回去,並不是真實售價。
本人願意分享的有
1.福輪達 Bessaflex M42
2.Kodak Retina IIIC 50m F2
3.Zeiss ikon contaflex 50m F2.8
4.Leica IIIF
很慶幸,自己走過伸手牌的日子,因此願意分享。
如果願意加入的網友,請表列自己願意分享使用經驗的相機。如果反映不佳,此篇自然會沈。
謝謝
那又要如何爬文呢?
如果有個地方大家一起分享
那就又多一個地方可以爬
也是件好事
資深大大們這樣潑冷水似乎不事件好事情
還請這幾位大大在潑冷水前多多手下留情
在下最近幫老哥入手一台1928年左右的蛇腹
在各個不同的收尋引擎上尋找
並且利用孤狗大神的翻譯勉強確定大概年份以及型號
目前因暫住朋友家,手邊又沒帶D80跟閃燈來好好拍開箱
只有用朋友的iphone拍的照片
就暫時獻醜
詳細的開箱文擇日再發
如果有更詳細資訊的大大也請麻煩指教幫忙在下補完
型號:Voigtländer Avus
形式:摺疊蛇腹相機、具有上下左右平行移軸功能
品牌:Voigtländer
鏡頭:Voigtländer Brunschwelg Heliar 10.5cm 1:4.5(在下有的片夾是6x9)
最小光圈:25
編號:NO.88766
這應該是後期版本的鏡頭,採COMPUR鏡間快門
檔速有T、B、1、1/2、1/5、1/10、1/25、1/50、1/100、1/250
1.躺在右後方的是6x9片夾

2.
上方的是簡易觀景窗、在鏡頭左上的轉輪是控制上下移動的、鏡頭右下的則是橫移
軌道最前端的則是對焦用(同時軌道會伸縮)

3.鏡頭那邊的鐵框拉出來+機身的鐵框站起來就能構圖嚕

4.鏡頭下方像夾子的則是固定鏡頭在軌道上的位置用的(收起時也是)

5.收進去的樣子

其實嚴格來說他就是一台迷你的大型蛇腹
當然...有些東西擇是閹割掉了(例如斜向移軸改變景深)
而正常拍攝時他也是必須使用三腳架以免構圖跑掉
正常拍攝時的順序如下:
裝對焦屏片夾,打開T快門取景對焦以及光圈
取景對焦好後關掉快門
決定快門
拆下對焦屏換底片片夾
抽掉底片片夾的安全版
拍攝~
當然他其實也有估焦拍攝的設計
就看使用者如何使用了
這台有不同鏡頭的版本
目前據在下瞭解有三種
這是其中快門檔次最多的
目前正在嘗試拍攝中
等拍出來的成果再一並開箱~
http://www.flickr.com/photos/ppkimico/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