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幾年前,剛開始入門底片相機的時候,對於Olympus Pen F這個半格單眼系統非常的著迷<!--more-->,好幾次在ebay上找尋著便宜的組合,也好多次差一點就按下直購,不過因為開始了另外一個系統而就沒下手了,直到了四五年後,才在一個機會下拿到了這組Pen FT。
簡介
身為一個OM底片機的Fans,我只能說Olympus在製作相機工藝上,真的很優秀。在這麼小的體積裡,卻能做出精巧又可靠的相機,高達1/500的快門,第一台量產可以更換鏡頭的半格相機,廣大的鏡頭群,而且別忘了,這是在70年代所設計的相機。如果你對Pen的歷史有興趣,請點我。
Olympus Pen F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它是半格相機,感光的片幅為135片幅的一半,一捲底片可以拍到72張以上,加上這是一個可以更換鏡頭的系統(也可以轉接Nikon、M42、OM....等),外型也很典雅,對於想要盡情拍攝底片的人來說,使用Olympus Pen F是一個經濟實惠的選擇。
半格片幅
由於半格的關系,Olympus Pen F橫拍時,觀景窗內的構圖其實是直的,與一般熟悉的135相機是相反的。而大部份請店家沖掃出來的照片是兩張一格,一張影像可以用兩個畫面來組成,在拍攝的過程,只要安排一下心思,也是一種不錯的表現方式。
觀景窗亮度
Olympus Pen F系列,除了第二代的Pen FT有測光功能外,其他是沒有的(我手上的這台Pen FT的測光功能也已經喪失)。我自已在拍攝的時候,身旁總是拿著測光表先測光線,然後再轉動光圈、快門到適當的組合。由於Pen FT是磨砂對焦,所以在對焦的速度與精確度上,難度不少,特別是Pen F由於光路設計的關系,觀景窗的亮度會比一般的SLR來的暗一些。
Zuiko 38mm F1.8
Olympus Pen FT最常搭配的是Zuiko 38mm F1.8這隻鏡頭,由於半格片幅的關系,所以在焦段上會要x1.3左右,換算後大約等效50mm上下左右的焦段。老鏡頭的光學表現不算差,只要準焦的話,該有的細節不會因為只有半幅而減損太多。
散景
光圈全開的散景算是還不錯,可惜沒有一些老鏡渦旋式的散景特色!!
抗躍光
這顆鏡頭的抗光的能力,我覺的算是可以接受的,不能說差,將近三十年前的設計,鍍膜的技術也沒現在那麼好,來上了一些耀光也是一種不完美的美感。
記憶的顏色
我喜歡底片這種老舊的調子,我覺的這就是『記憶的顏色』,我覺搭配上Kodak柯達的底片,更能表現出這個感覺,只可惜柯達的底片現在是比較難買一點,而且也貴一些,最超值的底片還是Fuji xTra 400。
快門聲
Olympus Pen FT的快門聲音不算是小聲,但也沒有大到會把人吵醒,我想最難的部份,還是對焦,對於眼力沒有很好的人來說,全磨砂對焦總是要一直來回確定。
縮光圈素質
光線好的時候,縮個一級光圈,對焦與成像的素質就會相當程度的提升。
穩定度
我要幫Olympus Pen FT給一個掌聲,特別是在快門振動這個部份,迴旋式的快門結構,讓Pen FT在低速快門的釋放時,還能保有有相當良好的穩定度。右方的照片拍攝時快門只有1/8,沒想到竟然成功了!
72張
72張的拍攝數量,讓我更大膽的按快門,看到有趣的畫面,就會按快門,有時候會有:怎麼還沒拍完底片的想法! 像是數位相機般的底片相機,按不太完啦!
總結
在數位相機當道的時代裡,除了昂貴的器材與廉價快門外,你還有什麼選擇? 底片! 是的! 它是你在攝影的道路上的另外一個方向。
Olympus Pen FT雖然它一些份量,但它的體積小,可以放在任何一個隨身的小包包,而不會顯的太過臃腫。半格片幅的設計,可以在同樣的底片裡,拍攝更多張的照片,同時盡情享受底片生活的樂趣,而不用花太多的成本。Olympus Pen FT ,一台值得擁有的古典機械相機,大推!!!
優點:
1.半格相機,一捲底片可以拍72張以上
2.可以換鏡頭,並且轉接其他廠牌
3.造形典雅
缺點:
1.觀景窗亮度較暗
2.需要外置測光表(Pen FT的測光表易老化不準)
3.最高快門僅1/500(老相機已屬不易啦!!)
4.對焦較吃力
同步發表於個人Blog
延伸連結:
Olympus Pen F:史上第一台半格單眼相機(19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