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個載具本身又充滿了自己的故事~ 那就更是浪漫到無以復加了 (不知道女人跟孩子們能不能體會我在說甚麼...)
就像說故事的人自己的人生故事一樣, 老相機總有一種讓人著迷的魔力...
Flexret IIIa 是前捷克斯洛伐克 (現在分別是捷克跟斯洛伐克) 的MEOPTA公司於1948年生產的Flexaret III系列中的改版, Flexaret III 系列也是該公司唯一一款採用拉桿過片(仿照Rollei) 的機種.
MEOPTA的TLR在一片德系與日系的TLR銘機群中算是比較少被討論到的, 這台1951-1956年間出廠的Flexaret IIIa在台灣更是少見 (比較多的是Flexaret VI, Flexaret VII 這兩款最後生產的型號).
使用拉桿過片是比較快速而有效率的操作方式 (相對於旋鈕式來說), 然而由於MEOPTA不像ROLLEI在這方面擁有足夠的技術, 這項設計最後並未獲得成功, 也因此拉桿的設計在隨後的Flexaret 系列便被捨棄不再採用.
Flexaret III 據Camerapedia描述共有三種型態. (Meopta官網卻只有紀錄IIIs而且列為III, 看自己的規格我還是相信Camerapedia多一點)
Flexaret III -- 採用Compur 快門 (B, 1–1/500s).
Flexaret IIIa -- 採用Prontor-S 快門 (B, 1–1/300s).
Flexaret IIIs -- 採用Metax 快門 (B, 1–1/400s).
這台Flexaret IIIa 的外型簡單方正, 黑銀兩色的配色看起來穩重而耐看. 規格: 觀景鏡頭: Anastigmat 3.0/80. 攝影鏡頭: Mirar 3.8/80. 快門: Prontor-S 1-1/300 s
以下幾張在大安森林公園的實拍影像, 使用柯達Pro160負片, 台北影像沖掃:
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所謂拉桿設計的敗筆之所在, 就是拉一次過片桿沒有辦法正確的轉足底片的長度以至於造成疊片, 這種情況有賴人工故障排除 (就是每次過片多拉1/4圈左右)
整體來說照片色調算是淡雅吧我個人感覺, 飽和度不高, 跟我的Minolta 50mm 那顆鏡頭有點相似
另外刮片的問題應該是底片室太久沒有清理了過些時間再來處理一下.
整體來說Flexaret III算是失敗的機種 (相較於VI, VII兩型的評價), 但是由於它的特殊性 (空前絕後的crank設計)而變成我的收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