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看了好多前輩在01上的作品後覺得底片SLR真的是一個C/P質很高的東西...怎麼說呢 現在二手SLR又不貴 一堆MF鏡又便宜又銳利 而且全部都是"全幅"機 可以把鏡頭完整的發揮出來 而且還可以換Sensor(底片) 完全不需要清sensor 可以依照自己的個性選擇不同底片發揮出來的特色 照出來的照片每一張除了美之外又有底片的味道 這麼多的優點換來唯一的缺點只有...需要等一會才能看到作品...有何不可?我真的覺得拍底片機是一種高品質的享受..每一張照片都靠時間花耐心去按下快門..照完一捲再慢慢的把底片捲回去..拿去店家又再抱著緊張的心情 希望自己一捲24或是36裡面有很多的好作品...其實在3C的社會裡 大家都在趕時間 趕著看三十秒前才照的相片...其實很多事情 是可以等的...就像收到從海外朋友寄來的明信片...那種感覺就比收e-mail賀卡是不同的感覺!只是深夜對傳統的一點感言....抱歉 發牢騷了
如果拍底片的不是自己沖洗,自己掃,那拍底片也不過是把半成品交給店家,請店家幫忙後製而以就算把照片洗出來,現在的店家也是把底片掃成電腦圖檔,再用電腦圖檔去印照片花大錢買好底片的影響力,往往抵不過店家的爛掃描器一掃以前有一陣子也很愛拍底片,一個月拍個上百捲是常有的事不過常送沖洗掃描的店家成品不穩定,萬一換機器或是更新掃描機韌體後,那更是一場災難出來的成品會被我要求到重掃了十幾遍都還在掃,不然就是到處換店家,看哪家的成果對我的味試過台中以北的各間有名沖印店後,已經非常厭倦作這種事情了最後我還是選擇讓所有的事情操控在自己手上,要甚麼東西通通靠自己搞出來拍底片這種要開獎,看人家臉色跟心情的事情,不適合賭運不佳的我~XD是說,防潮箱裡面還躺著一台 natura black 1.9,裏面裝的那捲底片拍了兩年還沒拍完 ....... =_____=現在我只拍這種底片,一按定生死,沒有店家幫忙後製修圖,對於攝影的功力高下立判而且更貴,一盒只有十張,按之前絕對要審慎考慮,沒辦法後製,也沒辦法後悔~XD
滿心期待的將沖掃好的光碟放入電腦,結果才發現...1.底片室露光2.刮片3.ASA值設定錯誤4.有的畫面缺了一塊色塊5.光圈葉片沾黏導致過曝6.機械快門的準確度已誤差過大7.機身測光體已老化導致測光不穩定最後開獎的結果是...一堆相片掛點~下卷底片在努力~除此之外還要擔心某些器材在經過分享介紹後,明顯的飆漲~我是來亂的~緊酸~
wingman wrote:如果拍底片的不是自己沖洗,自己掃,那拍底片也不過是把半成品交給店家,請店家幫忙後製而以...(恕刪) +1 除非自己洗,不然玩底片只是玩半套而已。還蠻多攝影師都改用數位單眼了,提供自己更方便的全套掌控,有些沒轉換的,只是手上器材用習慣了,如果機器壞了,下一台或許就會選數位單眼了...
唉! 隔壁蓋那麼高的樓沒看到嗎? 不是針對樓主, 你的想法我也心有戚戚焉, 我也喜歡拍底片. 不過我覺得大家不要再有那種"傳教士"的心態了. 那種"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我喜歡的東西我希望越少人用越好. 沒錯, 也許會因這樣而絕種, 不過我願意在他生命結束之前, 好好的享受難得的寧靜. 各取所需, 也不過就是一個尊重而已.
其實我也想過這問題,還算過這問題,我現在用的是nikon的d40,全幅就是陪伴我超過二十年的fm2,以目前一捲135底片再加上沖加掃大約要兩百元,一台d700要價八萬來說,我只能拍四百捲底片,也不過就是14400張而已,這樣來算我買d700是相當划算的對吧?但問題是我現在一年也拍不到二十捲底片,四百捲可以讓我拍二十年,我相信二十年後我的fm2應該還不會壞,但d700呢?就算我同樣只按了14400次的快門,二十年後d700還能用嗎?這應該是個大問號!所以我還是繼續安貧樂道,d40接我過去fm2的老鏡,用m模式雖然不能測光,但拍起來也是很爽啊!
ululant wrote:+1 除非自己洗,不然玩底片只是玩半套而...(恕刪) 當頭棒喝......玩了這麼久的底片才知道原來不是自己洗就只能算是玩半套......這下慘了,我冰箱裡還有幾十捲的電影底片說看來得去研究一下怎麼洗電影底片了.....---底片SLR的確是C/P值很高的東西前幾天去萬華剝皮寮,就看到有些朋友一台數位一台底片輪流拍鏡頭也可以交換....很多廠牌的確都可以這麼做真的是很聰明也有趣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