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才剛開始接觸底片
對於底片的世界 充滿很多疑問
如果各位方便的話 可以為小弟解惑嗎?
Q1: 裝底片的塑膠罐子越來越多 各位都怎麼處理? 還有利用價值嗎?
Q2: 還沒拍過的底片 我知道要放冰箱
那已經拍完 沒時間拿去洗的 也要放冰箱嗎?
Q3: 沖洗完的底片 要如何保存? 防潮箱? 冰箱?
可以存放多久而不變質?
Q4: ISO100的135底片(含正負片) 最大可以輸出到多大的尺寸?
Q5: 底掃的電子檔 目前市面上都是多大的檔案?
我在日本 問了三家 都是1800*1200左右
Q6: ISO100 135正片 跟 5D2 ISO100 一樣鏡頭 一樣的景
大圖輸出之後 哪個解析度較高? 畫質較高? (不論發色)
Q7: 機場的X光掃描 對底片到底有沒有影響? 兩種說法我都聽過...
目前想到的 大概就是以上這些問題了
XTR-tang wrote:
Q1: 裝底片的塑膠罐子越來越多 各位都怎麼處理? 還有利用價值嗎?
Q2: 還沒拍過的底片 我知道要放冰箱
那已經拍完 沒時間拿去洗的 也要放冰箱嗎?
Q3: 沖洗完的底片 要如何保存? 防潮箱? 冰箱?
可以存放多久而不變質?
Q4: ISO100的135底片(含正負片) 最大可以輸出到多大的尺寸?
Q5: 底掃的電子檔 目前市面上都是多大的檔案?
我在日本 問了三家 都是1800*1200左右
Q6: ISO100 135正片 跟 5D2 ISO100 一樣鏡頭 一樣的景
大圖輸出之後 哪個解析度較高? 畫質較高? (不論發色)
Q7: 機場的X光掃描 對底片到底有沒有影響? 兩種說法我都聽過...
1.我都拿來裝小東西. 用剩的刀片一類
有些在賣分裝片的店家也蠻需要這種空殼. 很多的話或許可以拿給他們幫你消化
2.我想....盡快拿去洗就好
3.已經沖洗完的底片. 就跟一般相片保存一樣
用無酸材質的保存套放著
不要照光. 不要受熱. 放置在通風良好的地方即可
4.一般慣例上是放大8-10倍. 約A4或8x10大小. 再上去可能顆粒就明顯了
5.一般店家應該都是掃描到4x6. 就是你講的像素
再大有可能要另外算錢
6.用最終輸出到相片來比的話. 5D2的解析力/細節. 應該會勝出135底片不少......
7.目前應該都沒什麼影響
-
A:我目前底片才拍8捲左右,罐子不多,等多了一次給店家,相信他會要的!
Q2: 還沒拍過的底片 我知道要放冰箱,那已經拍完 沒時間拿去洗的 也要放冰箱嗎?
A:我之前因為太少拍照,都在看書,三月份拍的,8月份才去沖片,我是放防潮箱,也不影響畫質、顏色,我覺得應該沒什麼差吧
Q3: 沖洗完的底片 要如何保存? 防潮箱? 冰箱?可以存放多久而不變質?
A:我是放防潮箱,至於可以放多久,等我多活20年我才知道....
Q4: ISO100的135底片(含正負片) 最大可以輸出到多大的尺寸?
A:沒試過
Q5: 底掃的電子檔 目前市面上都是多大的檔案?我在日本 問了三家 都是1800*1200左右
A:我給店家掃描是3091*2048TIFF檔案,夠洗A4大小了,顏色又棒....

Q6: ISO100 135正片 跟 5D2 ISO100 一樣鏡頭 一樣的景
大圖輸出之後 哪個解析度較高? 畫質較高? (不論發色)
Q7: 機場的X光掃描 對底片到底有沒有影響? 兩種說法我都聽過...
A:我很窮..沒機會出國,不知道..
我罐子都有留下來,最後下場可能不是回收,就是送店家
Q2
不管是沒拍還是拍完的,我都冰冰箱
Q3
跳過,樓上有人回答的比我好
Q4
我放過12X10... 影相ok, 不過是用放相的方式.我不知道用印的能不能放到一樣大,一樣好
Q5
我自己有台還ok的掃底..
Q6
沒研究
Q7
聽說要到ISO800 以上會有影響.
但也聽說過有人帶ISO 100的出事..
以我的情況. ISO400過兩次x-ray沒出過事.
Q2: 放冰箱是避免室溫上上下下造成顏色偏移。若已經拍完,沒時間拿去洗的,也就放冰箱 (反正沒拍過的都放了)
Q3: 一般來說,底片在一般環境常發生的有底片和底片套黏在一起或是底片發霉。屏除這兩項,最常發生的是根本忘記拍了什麼東西,於是就把它丟掉。將底片放在防潮箱可延壽,講究的會用無酸的環境保存。
Q4: 要看您要距離多遠來觀看。我看過約一人高的照片,但最佳欣賞距離約三公尺。一般是建議放至 8x10 or 8x12
Q5: 洗相片約 300dpi,所以 1200x1800 大概可以到 4x6
Q6: 應該是 5D2
Q7: 若高感度的一切小心,低感度的盡量手持行李。如今使用底片少加上反恐,機場人員都希望看得非常清楚。請看近期網友範例
潛水 ........
Q1:底片殼子可回收,有用分裝片的話可以留著自己用。
Q2:拍完的底片儘快沖洗,但放冰箱可以減少因熱能造成的變質。
Q3:沖洗完的底片建議保存方法如下:
溫度:10度以下,相對濕度30-50%至少二十年以上不會變質
溫度:25度以下,相對濕度30-50%至少十到二十年不變質
並應避光、使用無酸材料加以儲存。
參考資料:fujifilm RVP正片使用說明書。
Q4:135底片能放多大,是個複雜問題,若攝影者技術能操作高解析底片,並能熟悉暗房處理流程時,三十吋以上照片也能達成,不過,就以大多以手持拍照環境下,期待可以放大十倍(A4大小)。注意:討論放大尺寸必須考量觀看距離,如正片放到幻燈機上投影,兩三公尺時觀看100吋的影像也可接受。照片要能高倍放大時需要:合適器材、拍攝與暗房技術、相關原理的熟悉,是個值得挑戰的攝影技術領域。
Q5:底掃電子檔多以200萬畫素居多,更高要求視店家設備與價格決定之。
Q6:單純比解析度數值目前正片與FF感測器差不多,若各自以最好的處理流程變成最後的大照片時,解析力差異並不明顯(相互比較也不重要),但味道、層次感有差異,惟各人喜好不同,難以客觀地比較。
Q7:無論高低感度,底片說明書上均建議不要過X光,而應交由機場人員人工檢查。
以上,請參考。
XTR-tang wrote:
Q6: ISO100 135正片 跟 5D2 ISO100 一樣鏡頭 一樣的景
大圖輸出之後 哪個解析度較高? 畫質較高? ...(恕刪)
以我的經驗 135正片掃描2000萬像素後 放到A4品質最優
放到A3的話....要看鏡頭....
我以zeiss頭拍的 A3可以接受 至於nikon頭拍的... 糊了點!
但如以大圖為目的(長邊20吋以上) 那就不要考慮135mm了! 力有未逮
有一點很好奇 麻煩有經驗的先進解說一下
聽說數位像機可以大比例放大
如1200萬就可放到A3 , 2000萬以上可放大到長邊30吋
這不是超過光學解晰度了嗎?
還是數位影像的''乾淨度'' 無銀鹽粒子使得可以大比例放大
我是沒親眼見過 所以很好奇
我的標準是.... 距離30公分左右看照片不會糊 細節均可呈現!
如有先進以全幅數位出過20吋以上的片子 麻煩說說經驗 感恩!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