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那個1970年代,我還沒出生前 ...測距式 ( RF )相機 就風行許久了 ~
就在現在,幸好網路拍賣興起,幸好有人用心保存 ~
所以,讓我有機會能夠帶回曾經取得Leica認證並在日本代工鏡頭的minolta隨身相機。
話說回來,這台的鍍膜技術應該跟幫Leica代工時的不同,
但是在網路上看到的照片,卻擁有minolta一貫的清新日系色調 ~
希望藉著這7s的眼睛,讓我看到屬於minolta的風光 ...

第一次入手測距式相機,但是對於操作介面卻一點都不陌生,
這大概跟我曾經碰過機械式相機有關,且測距式相機的操作介面也比其他單眼直覺 ~
除此之外,這台略有重量的相機有著渾厚的手感,加上在各細部的用料及設計細緻,
我想就算當成古董也很有味道喔 ~ 更別說,它還可以掛在脖子上隨走隨拍 ~

minolta s7頂部有閃光燈熱靴、底片捲把,過片軸以及快門鈕;
這配置跟一般相機差不多,不過當我跟使用其他相機一樣要試圖以拉捲把打開底片室時發現,
哇 ~ 拉不起來,這怎麼開阿 ~

在沒有說明書,打心裡又不願意打電話給賣家時,
我的手順著機身邊緣摸到一個隱藏式開關 ...
原來,只要把這撥鈕往上提,哇凹 ~ 底片室就這麼開了 ~

解開了底片室謎題,就來看看鏡頭好了。
s7搭配45mm的標準視角,有著f1.8的大眼睛 ...
" 街拍 ", " 旅拍 ", " 隨手拍 " <---就是它啦 !!!
另外,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鏡頭上方有一個小圈圈呢?
它就是s7測光的精隨啦 ~ 呵呵 ~

s7的光圈跟快門設定很酷,且有點類似TLR,
簡單說,就是透過鏡頭上的旋鈕來設定;
不過,初入手的我打算全部把它設定在 " A ",當成手動對焦自動測光的傻光相機來使用 ~
至於要對焦,就是透過照片上最下方最靠近機身的轉環,
而照片上對焦轉環的上方則是ISO設定轉環,整體來說很直覺很方便。

s7機身不算小,可由與Yashica FX-3 2000,Nikon FM2的排排站看出 ~
實際上拿起來,重量也不亞於其它兩台,不過操作起來就直覺多囉 ~
( 是因為可以全自動曝光嗎 ? 哈哈 ~ )

到這裡,開箱文算是結束囉 ~
希望這喜悅可以繼續延伸下去,期待拍出來的結果 ~

底下只是幾張亂打的照片,隨便找家新竹Fuji沖掃,
無調色調,僅縮圖加框,希望還能夠表現出屬於s7的調子
-----------------------------------------------------------------------------------------
『
透過我的眼
記錄在隨手取得的Kodak 200負片上
原來
它是這麼的了得,期待下一次與S7的出遊
』
1.

2

3.

4.

5.

7.

看完的minolta s7拍完的成果,我明天就想買卷reala來試試看有沒有爆炸的Fu ~
我看下一台大概就是Contax G1或G2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