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讓人懷念的KODAK HIE紅外線底片 之非常態視覺




大圖請點閱http://www.flickr.com/photos/max-chen/3892922073/




停產的KODAK HIE是我覺得最可惜的停產底片......
該死的柯達居然給它判了死刑!


紅外線底片的製造目的源起於科學與軍事用途,
柯達HIE它的生產早在1932年就開始,美國農業局用它來由空中照相各區農田.
由於美國農田幅員遼闊,要用人力一區一區的找尋是否有植物病變,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紅外線底片可拍出人眼看不到“不可見光譜”紅外線光波800nm以上的波長,
並且對於熱能或稱之為熱波有所感應.

因此只要在晴天中對著健康植物拍攝,它的葉子都將會吸附熱能,並且反射出紅外線.
所以健康的農田都會在空照圖中呈現白色面積,
如果植物有所病變枯萎,那它將不反射紅外線;在空照圖中將出現深灰色,甚至於是灰黑色.這樣就能找出有問題的區塊.

至於軍事用途則是利用HIE對熱能的感應;
偵查機在夜晚對著有軍事設備的區域拍攝空照圖之後,有軍事設施大量活動的地方,有熱能幅射將會在全黑的照片上呈現白灰色,或是全白的區塊 ,這樣就能很清楚的找到有軍事活動的區域.

在過了快3.40年後攝影界才普遍開始將這類底片拿來拍攝各類題材,
然而想要從紅外線底片攝影獲得充滿戲劇性的影像,你需要3個理想拍攝狀況
1. 籃天------Big blue sky
2. 充足的陽光---Ample sunshine 
3. 高溫----- High temperatures

藍天能使白雲如棉花糖般,也如同在黑色的海中有著巨大白色帆船行駛.

強烈的日照使紅外線在你拍攝的主体上,反射出特有的光暈或光環.

高溫對於特別是有生命的主體發出特殊光暈,如人體;讓你的模特兒做完運動後,他本身的體熱會自行在紅外線底片發出光暈(好像內力深厚!)


拍攝紅外線底片必備物品
紅色濾片如柯達#25號 #29號,甚至於是那黑到讓你對不到焦的#87號(如你買的是B+W那就是淺紅,深紅都可以)紅色越濃效果越誇張!B+W則是編號090.092等.

相機機身限制──紅外線計數底片過片格數的機身不行(大部份的Canon Eos系列的底片機都不行!)
有布簾快門的機身並不影響 , 個人以前試過布簾M機身, 是沒影響的!
那些號稱很會漏光的相機也不適合用HIE啦!
一定要測試你的相機是否不會漏光!!!!(但漏光之後也很炫,如果你能把它加光燒出來!)

上片方式 :
這底片很難搞的是,它無抗光暈塗層 .
你直接在光亮處看,會發現這底片居然是淡黃色片基,還很軟很薄 !
一旦你有在光線下看到片基 , 那恭喜你!前5格可能已經曝到光了!
如果是在大太陽下看到片基, 那更恭喜你 ! 前10格可能都曝到光了!
所以這底片在上片與退片時都得用暗袋,退下來的底片請放回它原本黑色塑膠小罐,才能確保它不會漏光!!  

拍攝感光度的設定
ISO50到ISO400都可以設定!
但原則是...感光度設定越低,曝光越過度,則最終成像越夢幻!!!

沖片方式:
任何顯影液都能沖HIE,
但個人建議如下──都是以溫度20度C為主

柯達D-19原液 6分鐘 (這藥水台灣還是可買到 ,我是自己調配) 
這個效果最誇張!沖出來的底片亮區濃度,有時濃到連放在燈箱上都快看不到細節,放大一張8*10照片曝光有時要2分鐘!但夢幻粗化筆觸的級數達到最高!

柯達D-76原液  11分鐘
這是一般最常用的方式,亮位一樣會形成一種無於倫比白色光暈,要加燒亮區才能作出一些細節(但這效果我一直很喜歡!)

柯達 HC-110 B式 7分鐘
這個方式出來的效果,是一般都能接受的沖片結果.亮暗位都能有較小的反差,是比較平均階調的效果. 

----------
在2007年的11月2日宣怖了將停產HIE的訊息,
它的停產也宣告了那種極度超現實風格的獨特底片將消失於這地表上了,
其他殘存的各廠牌紅外線都無法取代HIE的地位,
但HIE的對紅外線的高敏感度,卻也注定它的底片尺寸規格只能限制於135與4*5這2種.
而120紙卷包覆的方式,是不能保護底片免於紅外線光波的感染,
但反觀其它廠牌則無此限制!

而現存還有相同類型的產品如下:

Maco IR820
http://www.freestylephoto.biz/pdf/MACO_IR820c_AURA.pdf
這個現在變成ROLLEI的品牌了


Efke IR820 這是唯一連127規格都有出的紅外線底片

Ilford SFX 200
http://www.freestylephoto.biz/pdf/IlfordSFX200.pdf

Rollei Infrared 400
http://www.freestylephoto.biz/pdf/Rollei%20Infrared.pdf

紅外線底片對我而言無論拍,沖,放,
我都是希望它是能呈現極高反差的特殊效果,(不然就別用這底片了)
是那種主體本身就會發射光線,而非它單純的反射光線而已!
而我總是刻意曝光過度,讓亮位濃度極度誇張的白!
所以我所列表的沖片時間如果與官方記載有所差異,
那也是我個人期望的高反差效果!

P.S 這些底片的拍攝效果,請大家直接在孤狗大神那隨便搜尋,都會資料多到讓你眼睛看到脫窗!
現在台灣唯一可買到的紅外線底片,就剩Ilford SFX 200 !
價格大概是135規格是220元 120規格是200元



台北.淡水河


拍攝
NIKON F4 +20-35mm/2.8 +090紅色濾片+KODAK HIE感度設定為ISO200

沖片
D-76 原液  11分鐘

放大
PAPER :ILFORD MULTIGRADE FB
Enlarger :DURST L1200+CLS501
LENS :RODENSTOCK APO- RODAGON 80MM/4

2009-09-07 20:22 發佈
滿好奇....要怎麼測光啊??

怎知要曝多久??
部落格:http://blog.yam.com/denchen
蠻多"奶角"的底片...
裝片要在暗房!! 要不然前 10多張一定完蛋的
標準的"大"日光片....太陽越大..越夢幻
服用時 還要找片紅外線專用瀘鏡...
曝光...完全都要比, 一般底片更長...



去年跟人家收7捲 拍了二捲...結果沒有店家能沖洗
不知有沒 先進能告知何處有在沖洗HIE?
Maxxchen wrote:
大圖請點閱http:...(恕刪)


+5 優質分享文。
我韃韃的馬蹄 是美麗的錯誤 我 不是歸人 只是個過客
很棒

很有氣勢


1515151511551515115515



台北.淡水

拍攝
NIKON F4 +20-35mm/2.8 +090紅色濾片

沖片
T-MAX 1:4 24度C 7分鐘

放大
PAPER :ILFORD MULTIGRADE FB
Enlarger :DURST L1200+CLS501
LENS :RODENSTOCK APO- RODAGON 80MM/4
暗房裡沒有不可能 只有自己無能 http://tw.myblog.yahoo.com/daguerrelab-maxchen/
我在90年代也有玩這支片子,它比較難測光,連對焦也跟正常底片不同,天氣也是很大的影響因素。但拍出來的畫面也很難忘。





KODAK HIE

ISO 200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davidmirage-album/
Ilford SFX 200 個人覺得反差比較不強烈,記得它跟HIE的光譜範圍不太一樣。我之前是照說明書的建議在顯影的,出來覺得階調較細膩,但是沒有HIE的戲劇性反差。可能也要用自己測試出來的顯影時間才會有強烈反差效果。
這是用ILFORD SFX200 120底拍的,濾鏡用對,效果也是蠻強烈的


這也是ILFORD SFX200 ,不過是45底片,有後製上色


KODAK HIE的,當年用這款反而不喜歡拍景,Snap比較多,不過失敗率蠻高的





在加兩張IR sanp,Minolta XD-11拍攝,KODAK HIE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