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人知道這顆老閃燈可以教教我嗎? SUNPAK auto 24
我google了好久都沒有相關的資料~
正面有開關(紅 白 藍),和一個小洞,裡面看起來有一個像測光的東西(該不會是燈泡吧…)
開關調到紅色,有個檔片檔住小洞(半透明的檔片?)
開關調到白色,有個檔片檔住小洞(不透明的檔片?)
開關調到藍色,沒有檔片檔住小洞
圖片中我是調到iso 50
快門速度我試了一下似乎是1/125
我的問題是,我現在大概知道如上圖,我拍一公尺距離的東西,大概是設定iso 50 f16 快門1/125
(不好意思,圖很小)
但我完全不知道測面的紅色、藍色是幹嘛的? 正面的紅、白、藍開關是幹嘛的? 還有和上面測光小洞的檔片的關係?
我蝦猜了一大堆答案都不知道是不是正確的,也不知道怎麼google這些東西…關鍵字?
紅色(3m)、藍色(5m)是含蓋的出力範圍? 那白色開關是幹嘛的(全力? 10m?)
又藍色含蓋範圍也包括了紅色的,那幹嘛要紅色?
啊它auto是寫假的? 我1公尺、2公尺拍也沒有一樣亮…那auto是怎麼回事…嗚~
誰能給我線上教學…
小RayRay wrote:
請問有人知道這顆老閃...(恕刪)
閣下這顆閃燈應是早期底片機時代,所謂"電眼"式的自動測光閃燈,它可彌補非TTL式相機專用閃燈的自動測光閃燈,那個小圓孔就是俗稱的"電眼",作用是閃燈可依據拍攝主體的距離來控制光量的輸出強度(距離較遠時將控制桿撥至紅色邊,並用較大光圈,較近拍時將控制桿撥至綠色邊,用較小光圈拍,控制桿撥至白色邊,則將電眼偵測將會關掉,變成手動此時閃燈的光量會全力輸出。)
閣下的閃燈是紅、白、綠,,也就是說您拍的主體如較遠時需將電眼控制桿撥至紅色位置(此時光量會輸出較多,而光圈可能只能用到F4-F2.0之間),但如拍攝主體較近時,此時需將電眼控制桿撥至綠色位置,此時閃燈會控制較少量的光輸出(此時光圈可用F4-F8之間來調整),至於白色就是將電眼關閉,讓閃光量全力輸出,此時您就要根據底片的感光度(數位相機叫ISO)及拍攝距離來調整光圈值。
例如是ASA100(或DIN21或ISO100)的話,距離1M光圈設定32,1.8M大概是16,5-8M大概是5.6-4,這只是概估值啦,還得依現場狀況及經驗來調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