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想法:
寫在前面,我不是專家,隨想隨寫下筆匆促,難免訛誤,但自問沒針對特定對象,純粹交流,請勿亂入,歡迎參與,但請保持君子風度,務請盡全力讓話題保持正面意義,謝謝。
硬碟、光碟能保存幾年,連我這個資深的資訊從業都不敢大頭症或者大聲公地瞎說!
常常聽到一些連NAS/SAN都沒聽過的人說了一大堆數位的方便、好處與存儲可靠性,我心想,或許以後這些問題會解決吧。
如果數位拍了半天,沒洗出來,哪天所有數位照片遇到不可預期的因素突然不見了,那往事就真的只能憑想像了~

反觀往往被人譏笑的底片,印象中某些黑白底片最多能保存大約80年,正片約50年,負片約25年,相紙有百年相紙,
跟數位儲存方式在這個點上比較,的確有其不可抹滅的優點,姑且不論底片在很多領域的實用性與存在必要性,
拿我自己來說,我數位底片都拍,但是真的很掙扎,數位方便,傳統可靠,真是魚與熊掌啊!
月前體驗了EPSON的TX800FW,輸出品質讓我很驚豔,但聽聞各家都有墨水夾的問題之後,
不禁在想,既然攝影可以保存一生中的重要回憶,竟然現代科技在保存回憶這件事的努力成果這麼有限,
限於現實所逼很多大廠都被迫拋棄堅持,所有研發邏輯都只能在$talk/Cost effective/Time to market/Forg Strategy!前提下進行,
沒錯,對消費者而言,就算只有萬分之一的缺點,也是百分之百的瑕疵品,但試問到底是我們輪姦了原廠對品質應有的堅持,還是原廠漠視我們的實際需求?
現代的消費者在表面上很精明,但是你可知道你一直在使用半成品或者服用推手們的策略性市場區隔湯藥嘛?
喜愛攝影的人就是這麼可愛,挑剔了老半天,結果還是不能說自己花這麼多錢的東西有很大的迷思!
真的,我就聽過:開玩笑,這東西我花了這麼多錢買的,怎麼可能打輸你手上的東西~然後大家笑成一團,想來不勝唏噓...
唉,說來還是兩種都拍吧,至少目前如此。。。~
EPSON的TX800FW輸出參考:

底下的連結有很多是KR64, KODAK 5032的知名作品(阿富汗少女聽過吧~Steve McCurry也在受邀之列喔),快去看看。
KODACHROME
體驗KR64的味道:
Tag: "KODAKCHORME",約N張
圖例:

一些post在Flickr上的KR64實拍,約1800多張
圖例:

延伸閱讀:
Steve McCurry's Blog
有種說法是最差的正片也比最好的底片好,事實是怎麼樣,用過才知道囉,接下來我比較可能常用的底片(愈來愈難找了已經):
E100G Extremely fine grain
E100GX Same fine grain, but warmer
E100VS Vivid saturation at ISO 100
E200 Amazing pushability
KODAK PROFESSIONAL ELITE Chrome Extra Color 100 Film
KODACHROME 64 Film / KR
底下是一些常見的柯達正片,請各位底片玩家幫忙釐清哪些已經停產了,謝謝。
![[更新]KODACHROME正片實拍欣賞、延伸閱讀與迷思](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6/mobile01-4ad0f2dbd66578ff4a713ca522dac8e4.png)
Remark:
1. 標題過長,所以稍微修改一下方便更多人賞析,追加一些想法跟同好交流
2. 喜愛Ektar 25的請轉戰 Ektar 100,喜愛K-14的轉戰E-6,Elitechrome 100應該是最方便找的




























































































